(来源:科普中国)
转自:科普中国
在我国,跌倒是 65 岁以上老年人因伤害致死的首要原因,每年超过 4000 万老人至少跌倒一次[1],而许多悲剧背后,一个常被忽视的关键因素,正是脚上那双鞋,尤其是拖鞋!
不防滑、不跟脚、易绊倒,年轻人因为拖鞋摔跤受伤的例子在社交媒体上比比皆是。“身手灵活”的年轻人都深受其害,老年人更是要重视鞋的问题。
图源:小红书这些“危险鞋”
赶紧从老人的鞋柜里清理掉
1
无后跟鞋(家居拖鞋、凉鞋)
研究显示,居家跌倒中超过 30%与穿着不当拖鞋直接相关[2]。无后跟设计的鞋无法固定脚跟,行走时脚在鞋内前后滑动(尤其下坡/下楼梯),迫使前脚趾过度用力“抓”鞋底以维持鞋子不脱落,导致步长缩短、步速下降,动态平衡能力显著受损。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建议日常居家选择适当的居家用鞋(后跟封闭包裹,足弓支撑稳定,湿滑地面防滑,一脚蹬方便)。洗澡时可穿防滑的拖鞋,其余在家中的时间还是穿居家用鞋更好些。
类似这样的家居鞋丨电商平台
具体需要根据不同的地面材质选择不同的鞋底。
2
鞋底过软或过薄的“踩屎感”鞋
过度软弹的鞋底无法提供稳定支撑,行走时足弓塌陷,脚踝晃动,显著削弱平衡控制能力,增加老人摔倒风险。(中国康复医学会专家共识,2023)。
那踩屎感健步鞋是什么东西?老年人能不能穿呢?我们来看看踩屎感健步鞋的三大设计缺陷。
1、过度回弹破坏步态稳定性
超软中底(如 Boost、ZoomX 材质)压缩行程>40%,导致足跟着地时足跟过度下沉 → 跟骨内翻角度异常增大→ 前掌离地时回弹过猛 → 身体重心前冲失控。
2、足弓支撑伪命题
此类鞋常宣称“内置足弓垫”,但超软中底使支撑结构形变失效,根本无法提供稳定的足弓支撑。
3、踝关节代偿性摇摆
踩屎感导致稳定支撑不足,踝周肌肉被迫过度使用来保持踝关节稳定,导致肌肉易疲劳,增加损伤风险。
3
足弓支撑不足的平底鞋
完全平坦的鞋底(如布鞋)迫使足部肌肉过度代偿,易引发足底筋膜炎、拇指外翻,间接影响稳定性。这些问题会导致足底稳定三角(足跟+第 1 跖骨头+第 5 跖骨头)破坏,导致稳定性下降,增加摔倒风险。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4
鞋帮过高/过低的极端选择
超高帮鞋会限制踝关节活动,被绊倒时更难调整姿势。而超低帮鞋是缺乏侧向支撑,使踝关节扭伤的风险激增。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5
廉价“洞洞鞋”
普通洞洞鞋,通常鞋头过于肥大,对足的包裹不足,不能对足提供足够的稳定性。另外不同价格的洞洞鞋,底部防滑能力不同,廉价的洞洞鞋足底防滑不足,也会增大老人摔倒的风险。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科学选鞋
认准五大“防摔安全特征”
1
防滑鞋底
选择橡胶材质+深纹路(波浪形/菱形),这类鞋底在湿滑路面的抓地力可提升 50%以上(对比光滑底测试)[3]。
推荐防滑三重验证法(购物必做)
材质测试:指甲刮鞋底——橡胶应无白色刮痕(发泡底不合格)。
纹路深度:可以用 1 元硬币竖插——纹路必须淹没“银行”二字(深度>1.5mm)。
湿滑模拟:踩湿纸巾轻推——鞋底无滑动位移(超市地面砖实测)。
2
稳固后帮+中帮设计
后帮需坚固包裹脚跟,鞋帮高度略高于踝骨(约 3-5cm),兼顾支撑与灵活[3]。
3
足弓支撑+缓冲后跟
优先选择有足弓支撑的运动鞋,或者内置符合足弓曲线的支撑垫(可拆卸为佳),后跟含 EVA/Gel 缓冲层,减少关节冲击[3]。
足弓支撑的动态支撑力测试法:
按压实验:拇指用力压足弓区——支撑结构下陷≤3mm
鞋垫验证:取出鞋垫踩地——足弓区应保持悬空
4
宽头+魔术贴固定
宽头的鞋可以避免挤压脚趾,而魔术贴比鞋带安全性强 2 倍(防鞋带散开绊倒)[2]。
鞋头空间验证:穿上后,脚趾可自由做“石头剪刀布”动作(无挤压感),就是很合适的宽头鞋。
5
严格合脚标准
建议线下试穿的时间选择在傍晚,因为经过一天的走路、运动、或站或坐,傍晚时脚的尺寸要比白天时大一些。
操作流程:
穿厚袜:模拟冬季状态
双脚测量:取较大值+5mm 余量
关键动作测试:
斜坡行走,脚无前冲感。
快速转身,脚跟无滑动。
强健脚踝
三招打造“人体稳定器”
踝关节肌力不足是老人易跌倒的核心因素[1]。下面有 3 招简单的训练,每日坚持训练,可以帮助老人稳定踝关节。
1
提踵练习(强化小腿后侧肌群)
▶ 扶墙缓慢抬脚跟至最高点→保持 3 秒→极慢下落
图片来源于网络▶ 10-15 次/组,每日 2-3 组
2
足雨刷器练习(锻炼足弓肌肉)
▶ 坐姿屈髋屈膝 90°,双膝与髋同宽。一手小臂卡与双膝之间固定膝关节
图片由作者拍摄▶ 掌跟侧脚尖往上抬高后再下压地面
图片由作者拍摄▶ 以脚跟为轴,模仿雨刷器,大脚趾球贴紧地面向对侧滑动,感受足弓撑起
图片由作者拍摄▶ 每脚 10-15 次,提升足弓稳定性[1]
3
单腿站立(综合平衡训练)
▶ 扶椅单脚站→目标维持 30 秒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进阶:脚下垫软垫,尝试松手/闭眼(需监护)
康复师提示:平衡能力差或曾跌倒者,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训练。
脚下无小事,一摔毁所有。换掉危险拖鞋,选择科学设计的防摔鞋,配合踝关节强化训练,就能为父母筑起最坚实的防摔屏障。每一次安全落地的脚步,都是晚年尊严与自由的守护。
参考文献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等. 《中国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2021版)》.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1, 42(10): 1713-1721.
[2] 张明, 王丽华, 等. 居家环境中老年跌倒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0, 39(5): 589-593.
[3] 李建军, 刘洋, 等. 功能性运动鞋对老年人步态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9, 34(8): 912-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