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日报)
当“苏超”赛事的哨声响起,绿茵场上的奔跑与呐喊点燃了整座城市的激情。而赛场之外,一则温暖的消息同样牵动全国目光——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为患病儿童家庭退还年卡会费并追加捐助,甚至在庆祝“苏超”南通队六连胜的短视频中,也能看到“狼哥”把幸运之球传给然然母女,希望给生病的小姑娘送去祝福。
飒飒的“狼哥”眼底一片温暖。这抹善意的微光,恰是南通精神图谱里最明亮的底色。在这座江风海韵滋养的城市里,在崇川区的寻常巷陌里,好人好事从不是偶然的闪光,而是融入血脉的文明自觉,从凡人善举到苏超赛场的拼搏身影,处处彰显着这座城市温暖而坚韧的品格。
榜样如灯,照亮善意长河。南通的善意,从来有迹可循。当捐资助学不留名的“莫文隋”将善款捐往全国,那一张张汇款单里装载着知善至善的大爱奉献;当吴锦泉老人颤抖着将磨刀攒下的硬币一次次投入捐款箱,那叮当声里藏着的是“感动中国”的赤诚;当修车老人胡汉生用10余年光阴将修车费尽数捐赠于慈善公益,小善之举终究汇成大德之姿;当“大满贯”教师李庾南在三尺讲台坚守六十余载,用“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点亮无数学子的未来,那支粉笔勾勒的是“授人以渔”的担当。这些名字在长江边、在濠河畔如灯塔,似标杆,让“行好事、做好人”成为南通、成为崇川人骨子里的追求。
在榜样的星光下,在崇川文明的土壤里,更多向善的种子正破土而出。崇川区幸福街道的徐德林多次救护路人不留名,十年如一日照顾独居老人,骑着三轮车的身影穿梭于街巷,成了居民心中最暖的风景;许杰,11年替父还债198万元,以诚信之本擦亮人生底色,以诚信之举筑牢立业之基;还有“熊猫侠”袁丽,15年无偿献血6000cc,当RH阴性血从她的血管流向急需的生命,她总说:“南通的江水流淌着包容,我们的血液连着心。”
善意成风,铸就通城温度。这些散落街巷的善举,并非孤立的星火。在南通,“包容会通”从来不是抽象的口号——它是长江与黄海在此交汇的壮阔,是张謇“实业救国”与近代教育在此共生的厚重,更是如今千万市民用善意编织的文明网络。“苏超”赛场上,南通队球员敢打敢拼、互助协作,赛场下,把最好的观赛位让给客队,为16元门票配上诚意满满的观赛包,为对方队员加油呐喊。这些细微之处恰是城市精神的另一种表达:赛场上的“敢为人先”,赛场下的“待人以诚”,用行动共同勾勒出这座城市刚柔并济的品格。正是这种默默向善的托举和成全,构建起南通这座城最坚实的骨架和最温情的血肉。
当“苏超”的呐喊与街头的欢笑交织,当赛场的汗水与城市的暖流相融,南通正用行动证明:一座城的魅力,从来不只在于高楼林立,更在于人心向暖;一座城的精神,从来不只写在标语里,更刻在每一次援手、每一份坚守中。从吴锦泉的硬币到袁丽的热血,从李庾南的粉笔到徐德林的三轮车,从森林野生动物园的善举到“苏超”赛场的拼搏,无数微光汇聚成河。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让南通这座“善意之城”的名片愈发鲜亮。
长江潮涌,濠河含情。这座被水滋养的城市,既传承着“包容会通”的胸襟,更激荡着“敢为人先”的力量。“苏超”的号角还在回响,南通的善意仍在延续——在这里,每一次奔跑都向着更美的未来,每一次善举都温暖着更远的人心。这,就是南通,一座让拼搏与温柔共生、让激情与善意同行的城市,正以文明为笔,书写着新时代的动人篇章。 幸福轩
上一篇:基层减负重在清理“无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