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邢予青 秦朔朋友圈
几年前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的“盛唐·小京都”刚开业没几天,就在“日本文化侵略”的口水中关闭了,后来改名为“金石万巷”才得以开业。我觉得把“盛唐·小京都”改名为“金石万巷”就可以阻止“日本文化侵略”的想法,和几百年前的大清国为了防止倭寇实施海禁一样愚蠢,是对大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毫无自信的体现。
我是经济学家,不是研究文化的。但是,我走访过40多个国家,对许多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过亲身的体验和感触。
我认为一种文化的伟大和持久,在于它面临其他文化的竞争时,所展现的吸引力和强大的生命力。
现在,带有浓厚中华文化的唐人街/中国城遍布世界各地;同样,美国好莱坞大片也风靡世界,被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喜爱,这些现象都是竞争的结果。
源于中国的书法,在日本被发展成“书道”,每年日本都要选一个汉字来表示这一年的运势;日本的政客也觉得可以写一手好毛笔字,是有文化的表现。
| 2024年度汉字“金”
尽管日本人天天用汉字,他们丝毫没有被“中国文化侵略”的感觉。日本人逛完横滨中华街,享受完那里的美食后,回家依然睡榻榻米。他们除了觉得中华料理好吃之外,也没有被“中华饮食文化”同化的感觉。
我在日本已经生活了将近三十多年,吃过的各种生鱼片不计其数。但是,昨天在学校门口的“晓家菜”吃了一碗西安风味的面,顿时就觉得还是家乡的味道解馋,也惊叹家乡的风味竟然都飘到了东京的商业与文化中心六本木了。
想念羊肉泡馍时,我经常会去东京的“西安刀削面酒楼”点一碗羊肉泡馍,然后习惯性地用手把馍一点一点掰碎,再让来自西安的大厨,给我煮一碗正宗的羊肉泡馍。这就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它不会因为日式料理的清淡和典雅而消失。
中国文化的确是伟大光辉和灿烂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它国家的文化渺小、暗淡和单调。
小时候老师总教育我: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和智慧的。这句话没错。但是,如果把它理解为外国人是懒惰、懦弱和愚蠢的,就大错特错了。
在美国留完学,又在日本生活多年后,我觉得这句话的后面应该加一句,“全世界人民都是勤劳、勇敢和智慧的”。用这样的认知和看世界的观念,对于中国人理解外国人和文化非常重要。
21世纪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理解和拥抱多元化文化,非常重要。
日本男人觉得穿旗袍的女人很性感;中国男人觉得穿和服的女人很温顺。这就是文化各有千秋的特点。
即使再伟大的文化,天天沉浸在里面,也会有审美疲劳的问题。了解异文化,体验异文化,是人类好奇心和喜新厌旧的本能。
天天吃中餐,绝对有吃腻的时候,偶尔吃顿法式大餐、意大利面、日本生鱼等外国饭,一定会增加生活的乐趣,提高生活的品质。
明治维新后,日本人开始穿西装,现在西装在日本已经成了标准的工作服。但是,日本人在庆祝各种节日时,会穿上和服。日本人结婚时,会在教堂举办一次婚礼,再在日本的神社举办一次日式婚礼。
教堂和白色拖地婚纱带来的浪漫感觉,显然和严肃的神社是不一样的,它们展现的是不同文化对于未来婚姻幸福的祝愿。
当国人为比亚迪进入日本而兴奋,为海尔的广告牌挂到银座而激动,为联想的电脑在日本销量超过惠普而自豪时,就不应该认为国内处处可见的吉野家,7-11便利店和UNIQLO服装店,以及满街跑的雷克萨斯汽车是“日本文化的侵略”。
这就是全球化时代互通有无,国际贸易遵循互惠、市场相互开放的结果。
中国企业想把产品卖到全世界,中国人希望把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每一个角落,这种想法没错,是理性的思维;外国人也有同样的思维,想把他们的产品卖给14亿中国人,向中国人传播他们的文化。只有互相包容,互相理解,才可以实现共存与共荣。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了,很快就要超越美国了。文化自信的大国子民,对于外国文化,应该理解包容,淡然处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应视异文化为洪水猛兽。这才是与经济富有的大国相称的文明进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