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近日,一辆满载塑料制品货物的TIR运输车辆顺利从博兴内陆港启程,将经由我国阿拉山口口岸出境直抵俄罗斯首都莫斯科。2025年,博兴内陆港申报出口TIR车辆5架次,货值182万元,标志着滨州TIR业务已经实现常态化运行。
据了解,TIR系统依托联合国《国际公路运输公约》,凭借“一关查验、多国承认”的优势,极大简化跨境运输通关流程,显著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与时间成本。以往货物出口,企业需在不同国家边境口岸反复接受查验,手续繁琐且耗时久。如今,在TIR模式下,货物只需在出发地一次性完成海关查验与封关,沿途国家凭借TIR单证快速放行,运输效率大幅提升。
滨州海关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持续优化TIR业务通关环境,建立“一对一”企业帮扶机制,积极回应企业开展TIR业务迫切需求,精准提供政策指导,助力企业掌握TIR业务流程与规则;大力推动信息化建设,实现TIR单证电子化流转,有效缩短通关时间,让企业切实感受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的便利。
TIR业务激增,不仅是海关优化营商环境的成果,更是当地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生动体现。下一步,滨州海关将秉持“高效、便捷、开放”服务理念,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完善TIR业务配套措施,助力“滨企创世界”,推动更多“滨州好品”搭乘TIR快车走向世界。
原标题:滨州TIR业务实现在内陆港常态化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