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前瞻未来汽车产业变革:以电为主,智驱未来
创始人
2025-07-24 23:01:14
0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茜

未来汽车将“以电为主,智驱未来”——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国工程科技2040发展战略丛书”发布会上,谈及未来20年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孙逢春给出这一观点。

他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随着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电动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他说,经过20多年持之以恒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成功实现“换道超车”,连续10年产销量全球第一,保有量占全球60%,已居国际领先地位。

面向未来,孙逢春表示,中国工程科技未来20年战略研究成果表明,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还面临几大挑战,其中一项,就与能源相关。

他表示,当前车用能源绿色化与路网能源一体化需求凸显。孙逢春介绍,交通领域石油消费占全国总消费量的50%以上,其中道路交通占比最大。而汽车大量烧油,不仅造成依赖进口石油能源安全隐忧,也增加碳排放。因此,构建以绿色能源为基础的道路交通能源网络,实现车用能源的清洁化转型,已成为国家能源安全与碳减排的双重战略需求。他说:“未来我们希望(汽车尽量)不再用油了,或者说实现‘平时用电,应急用油’。”

同时,孙逢春强调,我国虽已建立起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但在智能化自主体系构建,以及高级别自动驾驶核心算法、智能线控底盘、高安全固态电池等关键技术上仍需要突破发展瓶颈。

此外,多网协同与产业生态构建需求迫切。他指出,未来道路交通的高质量发展不再是单一领域的技术突破,而是交通网、能源网、信息网、服务网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构建开放共享、协同高效的多网融合生态,已成为道路交通领域创新发展的核心需求。

孙逢春还提到,建立全产业链自主可控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技术体系,已成为保障国家产业安全的战略需求。

为有效应对这些挑战,他认为应发展以智能新能源汽车整车平台、新一代三电系统及自动驾驶核心技术为代表的先进车辆技术;攻关交通路网与绿色能源融合、车网互动及多网融合管控技术,以构建确保交通系统运行安全、可靠的新型能源与交通融合发展生态。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韩国宾利”捷尼赛思在华遇“滑... 转自:中国经营报中经记者 方超 石英婧 上海报道入华5年已四度换帅,让有“韩国宾利”之称的捷尼赛思(...
创新服务 让城市“精神绿地”更... (来源:天津日报)转自:天津日报  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开幕当天,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揭晓了“实...
中国花游再获历史性突破(图) (来源:天津日报)转自:天津日报  2025年世界游泳锦标赛昨天在新加坡继续进行,在花样游泳项目的收...
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两会... 水平,集聚强大的自我发展能力,通过自主创新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专利技术和标准。  股票注册制:“还权...
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两会... 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两会关于深化改革,两会关于深化改革热点解读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 最新或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