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枫叶
炎热三伏天,羽绒服一哥的心却“凉透”了。
没错,就是那个一度风靡全球的加拿大鹅,要被卖了。
“五步一北面,十步一大鹅。”不足以形容加拿大鹅的辉煌,但却最形象。
曾经,加拿大鹅一度成为中产消费者“人手一件”的搭配,在ta们眼里加拿大鹅不再是一件简单的羽绒服,更像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
可如今,高价神话,辉煌难续。
羽绒服行业的高奢侈品牌竞争加剧,加拿大鹅躺着收获流量金钱的好日子结束了,“鹅”的魅力也逐渐消失了,加拿大鹅在中国市场不香了。
目睹加拿大鹅业绩增长乏力,股价跌跌不休,当年雪中送炭的“背后推手”却想要脱手了。
品牌价值步入冰点,在水面漂浮近70年的加拿大鹅,也在慢慢坠入冰冷的深渊!
01
一度风靡全球的加拿大鹅,也要被卖了吗?
近期多家媒体报道称,加拿大鹅(Canada Goose)控股股东贝恩资本Bain Capital正在考虑出售其所持股份。
要知道,这只“大鹅”曾经炙手可热,从北美火到了亚洲东方,线上流量无敌,线下一“鹅”难求,是中产的“最爱”。
通常,一件普通的加拿大鹅羽绒服售价高达上万元。它不仅是最贵的羽绒产品,还代表了更高品质的生活方式。不论是各国政要、还是一些大牌明星,在寒冬季节里你总会发现他们都身着加拿大鹅。
所以,在不少年轻人的眼里,加拿大鹅不再是用来抵寒保暖,而是成了一种炫耀资本、跨越阶层焦虑、彰显身价的捷径。
没有“买鹅”、“穿鹅”、“给对象送了件鹅”的冬天,仿佛不是中产的冬天。
如今,时尚祛魅,奢侈回真,大鹅是真卖不动了!
近三年,加拿大鹅公司营收增速从21.5%大幅滑落至1.1%。
被寄予厚望的中国市场,加拿大鹅2025财年营收同比微增1.0%,略低于平均值。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鹅全球近一半门店在大中华区。
羽绒服行业的高奢侈品牌已经不再只有加拿大鹅,一方面,波司登、天空人等国产品牌逐渐在高端市场崛起;另一方面,被称“羽绒服界爱马仕”的Moncler和专业户外品牌始祖鸟、萨洛蒙等也在加速抢占市场。
以前的“五步一北面,十步一大鹅”,已逐渐被时代抛弃,取而代之的是那些曾被戏谑为“中老年审美”的国产服饰单品。
加拿大鹅躺着收获流量的好日子终于结束了,“鹅”的魅力是如何一步步消亡的呢?
02
“加拿大鹅”又叫英吉利海峡鹅,主要分布在加拿大、美国及纽西兰等地。因其独一无二的地理优势、生产技术和严格的环保标准,从而使得这种鹅绒制品享有“绿色宝石”之美誉。
1957年,山姆·蒂克(Sam Tick)在多伦多的一间小仓库开办了自己的小工厂Metro Sportswear,前期生产羊毛背心、雨衣和雪地服。
上世纪70年代开始逐步转型,以Snow Goose为品牌名,专心做御寒羽绒服。期间,开发出了满足南极洲麦克默多站科学家需求的Expedition派克大衣,这款大衣因其在极端寒冷环境中的卓越性能而被称为“大红”。
21世纪初,公司名更换为Canada Goose。
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鹅的今日成就,贝恩资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3年,贝恩资本以2.5亿美元收购加拿大鹅控股权,并在2017年推动其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一跃成为全球“羽绒服一哥”。
2018年,加拿大鹅进入中国市场,北京三里屯店开业时排队人群从太古里北区蜿蜒至工体北路,上万元热门服饰被抢购一空;上海国金中心新店开张,客流如织上热搜,可见当时的加拿大鹅在中国有多火!
彼时,全球业绩羸弱的加拿大鹅在大中华区的强势助力下,短短三个月时间,销售额就翻了0.5倍飚至3.99亿加元。
真香定律下,中国地区已成为加拿大鹅全球最大的市场,全球74家门店,中国就有30家。
虚荣心作祟下,加拿大鹅风靡一时,一度成为中产标配;每逢降温时,加拿大鹅的门店外,抢购者排起了长队,可以说,彼时没有“大鹅”的冬天是不完整的。
可惜,加拿大鹅被中产“宠坏”了!
03
在中国消费者的帮助下,加拿大鹅赚的盆满钵满,可加拿大鹅不仅没有感激之心,甚至还店大欺客,不知悔改。
先是因为“‘虚假广告宣传’被黄浦区市场监管部门罚款45万元”、后又因“千元的天价口罩被一抢而空”、“中国大陆门店不得退货”屡屡登上热搜榜。
服装品牌从来没有永恒的王者,质量和服务的上乘才能坐拥王座。傲慢的代价就是,“加拿大鹅”只剩一地“鹅”毛!
近几年,加拿大鹅营收增速呈现断崖式下滑。2022至2024财年,加拿大鹅的销售额同比增幅分别为21.54%、10.84%和9.6%。到2025财年,这一数据直接下跌至1.1%。
究其根本,加拿大鹅在曾经的增长引擎“中国市场”卖不动了。
2025财年,加拿大鹅大中华区收入仅微增1%至4.27亿加元(按固定汇率计甚至下滑1.7%),与2024财年47%的同比增幅形成刺眼对比。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高端羽绒服玩家的竞争也十分激烈。
近年来,波司登等本土羽绒服品牌在高端领域崭露头角,同时盟可睐(Moncler)和专业户外品牌始祖鸟、萨洛蒙等也在加速抢占市场。
特别是始祖鸟,竟然取代羽绒服一跃成为都市潮人冬日里的香饽饽。果然,打败“一哥”的往往不是同行,有可能是国产“外来者”。
要知道,时装行业是一个追求“颜值至上”的行业。而加拿大鹅依然还在主打产品的功能性,产品设计则没能完全跟上时尚的潮流。
加拿大鹅品牌形象老化了,年轻人现在追捧可持续时尚,销量下滑就是明证。
假货横行、双标傲慢、设计落后...此消彼长下,加拿大鹅的品牌价值在中国市场步入冰点。
04
业绩承压之下,加拿大鹅去年宣布全球裁员约17%,还多次调整中国区高管层。
今年6月初,Canada Goose加拿大鹅再次对中国区总裁人选作出调整,任命谢霖为中国区总裁,负责中国市场直营业务。这已经是自2022年以来,加拿大鹅第三次更换中国区总裁。
2025年7月,酷暑中传来大洋彼岸加拿大鹅控股股东贝恩资本的撤资传闻,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羽绒服界爱马仕”,如今其市值较2021年峰值蒸发超80%,中国区总裁三年换了三任,长达12年的投资周期不是一笔小账,但贝恩资本实在熬不住,不顾沉没成本,决意离场了。
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鹅的裁员计划只是奢侈品行业裁员潮的一个缩影。
去年,耐克裁员2%,联合利华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减约5.9%的员工;今年,博柏利裁员18%,雅诗兰黛、德国汉高、巴宝莉、贝泰妮、资生堂、巴斯夫、赢创等知名品牌都有裁员行动。
这,不是奢侈品的消亡,而是虚荣心的祛魅。
细心的消费者可能早就发现,进入2023年之后,几家头部电商的关键词早已从“品牌”、“进口”、“品质”变成了“低价”、“性价比”。
而这种转变的背后,是国人消费观念日渐理性的表现,也是市场趋于理性的转变。
就拿冬装市场来说,前年,一些大学生“整顿”羽绒服市场,花棉袄、军大衣成为寒冬服饰市场新贵;去年,羽绒市场在消费性价比浪潮冲击下散发着透骨奇寒,质量问题成为品牌的暂停键。
今年,谁更了解用户,谁最有诚意,无疑将会成为服饰市场夺魁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