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小博士)
最新消息:江海证券指出,国家医保局明确“新药不集采、集采非新药”原则,有效化解市场对创新药纳入集采的担忧,为创新药产业注入稳定政策预期。政策明确性将提升创新药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性,推动产业从“政策扰动期”迈向“规则明确期”。
在创新药领域,CXO、CRO、BD 业务、License - out等专业名词常常会被提及。对于关注创新药的投资者而言,掌握这些术语有助于更清晰地理解产业链环节与行业发展脉络,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图1:创新药产业链简化图
创新药企的外包服务
CXO是对通过合同形式为药企提供专业化服务的组织的统称,简单点说,CXO就是创新药企的“外包”。
为什么创新药企需要“外包”服务呢?
这是因为创新药企,特别是初创药企,受制于资金、人力等因素,难以独立承担全链条研发工作。而创新药企借助CXO的专业化分工,能有效分担风险、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举个例子,创新药的临床试验环节程序繁杂,需要招募大量的受试者(如临床III期往往需数百上千名受试者),且试验过程需要开展长期(需历经数年)、严格的数据监测与统计分析。若创新药企自建团队开展试验,需投入大量资金和时间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等等环节。而CXO企业凭借标准化流程、专业化团队,还有丰富的受试者招募渠道等优势,能帮助创新药企更快速的筛选适合人群,缩短试验周期,有效降低成本。
提供CXO服务的企业,具体来说,主要包括CRO(合同研发组织)、CDM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和CSO(合同销售组织)等。从图1可见,CXO业务贯穿创新药主体业务的全流程,涵盖药物的研发设计、生产到最后的流通销售环节。
假若把创新药企比作一家“美食工厂”,那么从菜品创意设计到后厨烹饪,再到市场推广的这条“流水线”上,都可能找到对应的CXO外包服务:
CRO主要负责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等外包服务,覆盖靶点筛选、分子设计、药理毒理研究等。类比一下,CRO就相当于“菜品研发外包”,从开发新菜品(药物发现)到组织试吃活动(临床试验)都由它负责。
CDMO主要专注于药物的生产环节,负责药物的工艺开发与生产优化、生产包装等服务。CDMO类似于“中央厨房”,既有确保菜品生产质量稳定的工艺设计,也有菜品的批量生产和包装。
CSO主要致力于新药的市场开拓与销售,这个比较好理解,也就是把药物推向医药、药店等终端市场。
创新药企的商务拓展
创新药企业的BD(商务拓展),指药企通过战略合作、许可交易、并购等多种方式,力求实现业务增长、市场拓展、资源整合等战略目标。具体的工作包括找到合适的买家授权研发项目、谈好价钱促成合作、合作达成后的联盟管理、推动产品商业化等。License-out和 New-Co等热门出海模式,均属于 BD 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图2可见,近年来,中国创新药企 BD 出海交易规模持续扩张,无论是交易数量还是金额均呈稳步增长态势。这一趋势背后,既体现了国内创新药企出海开拓市场、提升营业收入的积极探索,也侧面反映出国外大型药企对中国创新药研发能力和管线质量的认可(BD交易引入方多为国外大型药企),体现了中国创新药的研发实力正不断增强。
图2:中国创新药BD出海交易数量和金额趋势
资料来源:2025年统计截止至2月18日,医药魔方,华泰研究。接下来帮大家梳理一下CXO医药外包相关概念股,并筛选其中最核心8家企业,以便大家供大家研究参考,以便后期跟踪
医药外包(CXO)核心企业投资逻辑与核心优势分析
一、行业背景与政策利好
国家医保局明确“新药不集采、集采非新药”原则,化解市场对创新药纳入集采的担忧,政策明确性提升药企研发投入积极性,推动CXO行业从“政策扰动期”迈向“规则明确期”。CXO作为创新药研发的“卖水人”,受益于全球研发外包渗透率提升及国内创新药出海加速,行业景气度持续修复。
二、核心企业梳理
1. 药石科技
核心优势
:全球药物分子砌块龙头,自主研发超20万种分子砌块,覆盖新型分子类型(如DEL技术库容量1.2万亿分子),DEL筛选成功率近80%。
业务亮点
:CDMO化学药环节领军者,提供从药物发现到商业化生产的全流程服务,客户包括全球前20大药企,2024年Q1营收同比增长20.6%。
技术壁垒
:连续流反应技术降本50%,AI辅助分子设计提升研发效率,获美国ACS绿色化学卓越奖。
2. 康龙化成
核心优势
:全球小分子CDMO市占率第二,实验室服务收入占比59%,CMC业务收入增速25%。
业务亮点
:覆盖药物发现-临床前-商业化全链条,2024年Q1净利润同比增长24.8%,海外收入占比65%(北美为主),资产负债率仅28%。
战略布局
:加速大分子和基因治疗CDMO产能扩张,2025年生物反应器体积提升30%。
3. 泰格医药
核心优势
:国内临床CRO龙头,参与800+项中国1类新药临床研究,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覆盖20余国,SMO(临床现场管理)业务增速达20.4%。
业务亮点
:2024年新签订单超20亿元(+20%),国际化团队拓展东南亚及欧美市场。
质量体系
:通过FDA、OECD等国际认证,GLP实验室管理能力行业领先。
4. 凯莱英
:全球小分子CDMO前五,连续反应技术专利183项,商业化项目占比51.3%。
业务亮点
:2024年Q1净利润同比增长15%,多肽/ADC验证批项目达13个,英国基地承接GLP-1项目动态核查。
新兴领域
:布局合成生物学降本增效,2025年多肽固相合成产能达3万升。
5. 博腾股份
:ADC/核酸药物CDMO一站式平台,GLP分析平台支持百公斤级API生产。
业务亮点
:2024年H1营收同比增长15-20%,基因治疗CDMO获FDA认证,上海奉贤基地产能近百立方米。
客户结构
:服务全球TOP10药企,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32%,Biotech订单占比提升至40%。
6. 睿智医药
:国内第二大生物药CDMO,ADC偶联药物平台累计设计超1000个linker-payload项目。
业务亮点
:2024年Q1营收增长20%,GLP分析平台获上海市科委专项支持,客户覆盖全球前20药企。
技术储备
:生物药CMC服务收入占比35%,ADC毒素开发平台获欧美订单。
7. 美迪西
:临床前CRO综合服务商,免疫肿瘤模型超480种,ADC临床前研究项目28个进入临床。
业务亮点
:2024年Q1毛利率提升13.7个百分点至22.03%,美国波士顿实验室承接欧美早期项目。
技术平台
:构建“细胞模型-AI预测-类器官”三位一体研发体系,降本增效显著。
8. 昭衍新药
:国内唯一双GLP认证临床前CRO,苏州基地规模最大,GLP项目占比超40%。
业务亮点
:2024年Q1营收增长12%,美国实验室聚焦基因治疗安评,2025年计划出口实验猴1.2万只。
产能扩张
:广州安评基地新增动物房面积超10万㎡,梧州基地布局实验动物上游供应链。
三、投资逻辑总结
政策驱动
:创新药集采豁免政策稳定行业预期,研发投入增长直接利好CXO需求。
技术壁垒
:头部企业在细分领域(如GLP、ADC、连续流反应)形成差异化优势,技术迭代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
全球化布局
:海外订单占比提升(如凯莱英英国基地、昭衍美国实验室),规避地缘风险的同时扩大盈利空间。
新兴赛道
:多肽、ADC、基因治疗等领域的CDMO需求爆发,具备前瞻布局的企业更具增长弹性。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扰动、Biotech融资波动、新兴业务产能爬坡不及预期。
(数据来源:江海证券、雪球、企业年报及公开研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