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海新财经)
石头科技从曾经的“扫地茅”到市值大幅缩水近60%,此次赴港IPO,投资人是否还愿买单存疑。
徐凡淋丨文
近日,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头科技)提交港股IPO申请,拟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引发市场关注。
招股书显示,石头科技是智能家用机器人领域的全球领导者。根据灼识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石头科技是全球GMV(商品交易总额)和销量第一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品牌。
石头科技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石头科技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64%至19.77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下滑扩大至32.92%,归母净利润仅为2.67亿元。与此同时,被石头科技寄予厚望的洗衣机业务,被爆出亏损与大幅裁员问题。
这家以“米家扫地机器人”走红的科技公司,近年来跨界洗衣机、新能源汽车,均屡屡受挫碰壁,董事长昌敬还因“套现近9亿元却劝投资者耐心一点”冲上热搜。
根据披露文件,公司计划通过此次IPO募集资金,用于国际化拓展、产品组合扩充以及日常运营资金补充。石头科技方面表示,上市目的在于借助相关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拓展融资渠道、引入新投资者以优化资本结构,并提升品牌在全球范围的曝光度。
作为扫地机器人领域的头部品牌,石头科技每股曾高达上千元,市值超千亿元。截至7月24日收盘,总市值跌至417.9亿元,股价161元/股,较巅峰时期大幅缩水近60%。
01
借“米家扫地机器人”走红
石头科技的走红,并非一夜成名,曾在扫地机器人领域也是一家注重技术的公司。
创始人昌敬,出生于1982年,是一名标准的理工男,2006年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并取得硕士学位。曾先后入职微软、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公司从事技术工作。
据其自述因“看到扫地机器人市场巨大痛点,当时的扫地机普遍存在随机碰撞,‘又笨又瞎’,萌生跨入智能家具领域。”
2014年,昌敬从百度辞职后创立石头科技,并在2015年9月获得雷军所创办的顺为资本投资,成为小米生态链企业之一,通过“扫地机器人新势力”形象迅速崛起。
2016年9月,石头科技推出首款产品 “米家扫地机器人”,该产品因激光雷达导航系统,拥有即时建图、精准定位及手机APP可视化展示等功能。背靠小米渠道资源以及小米的品牌效应,产品在推出4个月时间内实现1.81亿元的营收,成为早期爆款产品之一。
2017年,石头科技营收突破10亿元,而与小米公司的关联交易金额就达10.1亿元,占公司主业收入的90.36%,是名副其实的小米生态链企业。
2017年~2018年,小米决心自建品牌,改变主营代工业务导致的毛利润低下问题。
这时石头科技先后推出Roborock、“石头”“小瓦”等一系列子品牌,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到2020年上半年,石头科技主品牌收入占比提升至85.12%,成功实现“去小米化”。
同年,成立6年的石头科技迎来高光时刻,顺利在A股上交所科创板上市,股价曾在2021年达历史最高点1494.99元,成为A股继茅台后第二只千元股,市值逼近千亿元,被市场冠以“疯狂的石头”,并誉为“扫地茅”。
此后,石头科技发展迅猛,其营收从2020年的45.3亿元,到2024年达到119.18亿元。2024年石头科技在全球智能扫地机器人市场出货量排名第一,市占率达16%,成为国内知名的扫地机器人品牌。
招股书显示,从2022年~2024年,石头科技营收分别为66.2亿元、86.53亿元、119.44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1.83亿元、20.51亿元及19.77亿元,毛利率分别为47.9%、54.1%、50.4%,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1.97亿元、18.26亿元、16.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净利润、扣非净利润、现金流量金额均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且降幅扩大。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石头科技营业收入为119.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净利润为19.7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0.51亿元下降3.64%;扣非后净利为16.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8.26亿元下降11.26%。
2025年一季度业绩更凸显“增收不增利”的情况,该季度营收34.2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6%,但净利润为2.6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3%。
在营收构成上,2024年石头科技来自智能扫地机器人及相关配件的收入占比达91%,销量达345万台,是主要营收来源。
在股市方面,石头科技在2021年股价达历史最高点1494.99元,市值逼近千亿元,并被誉为“扫地茅”之后,公司在二级市场的走势一路震荡下行。截至7月24日,石头科技每股仅160.81元,总市值跌至416.6亿元,较历史高位跌幅近60%。
A股增长空间有限,石头科技此次筹备赴港IPO,通过港股这个更具国际化视野和估值逻辑的资本平台,为全球化战略提供融资支持与价值重估,可视为在业务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寻找新一轮市值突破的重要尝试。
02
碰壁新能源汽车
扫地机器人赛道上称雄,石头科技在多元尝试的路上却屡屡碰壁。
在董事长昌敬看来,扫地机器人虽然技术门槛高、利润高,但非生活必需品,难以承载起一个“大众品牌”的长期使命。
昌敬将目光投向了新能源汽车。
2021年1月,石头科技创始人昌敬和前威马汽车CTO闫枫共同创办北京洛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轲智能),成立仅3个月后,洛轲智能便获得了首轮融资,投后估值达2.4亿美元。
一年后,2022年1月,洛轲智能完成1亿美元B轮融资;2022年4月,洛轲智能再次完成约2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估值达20亿美元,投资人不乏高榕资本、红杉资本、IDG资本等知名机构。
在造车上,昌敬选择了一条与华为智选车模式类似的造车路径。即洛轲智能负责提供产品定义、市场营销,以及核心智能技术,包括三电技术、智能座舱以及智能驾驶等,拥有造车资质的北京汽车制造厂负责生产制造。
2023年8月22日,洛轲智能推出新能源汽车品牌“极石汽车”,首款产品中大型电动化家用SUV极石01正式上市,产品定位对标理想L系列,推出两款配置,售价分别为34.99万元和35.99万元。
遗憾的是,极石汽车销量在市场表现上却极为惨淡。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极石汽车累计销量仅为5039辆,月均销量不足500辆;截至今年5月底,极石汽车全球累计交付量为11399台(月均交付约600台),一年多的累计销量,不如其他新势力车企一个月销量,极其不理想。
03
洗衣机业务不及预期
新能源汽车碰壁,石头科技还进军洗衣机市场。
2023年2月,推出首款洗烘一体机H1系列,并在短短两年时间内陆续推出至少9款洗衣机产品,完成洗烘一体机和迷你洗衣机两大产品线布局。
2024年石头科技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石头科技对洗烘一体机的研发投入为1.79亿元,预计总投入需4亿元。
众所周知,洗衣机作为传统家电产品,海尔、美的、TCL等传统家电企业在此领域竞争多年,均拥有强大的成本控制与线下渠道渗透能力,是极其成熟的“红海”赛道。洗衣机业务的毛利率也远低于石头科技“主业”扫地机器人。
很显然,石头科技在洗衣机的赛道上,发展并不如预期。
有接近石头科技的相关人士透露,做洗衣机业务面临诸多挑战,处于不挣钱的状态。
近日,有多名自称石头科技的内部员工爆料称,石头科技南京产品项目组从12人裁至4人;供应链团队从40余人裁至10人左右,更有消息称“裁了70%左右,赔偿N+2”。
极石汽车销量惨淡,洗衣机业务突发裁员,极石科技在多元化的路上屡屡碰壁。昌敬也因此被投资人质疑“分心”“不务正业”。
另一方面,极石科技“主业”扫地机器人也面临科沃斯、小米、云鲸、美的、海尔等品牌的竞争,为此,石头科技不得不加大营销投入。
石头科技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2024年,石头科技营销费用为29.67亿元,同比激增73.23%,2025年第一季度营销费用投入9.51亿元,同比增幅达169.25%。
在营收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石头科技营收同比增长38.03%至119.45亿元,但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滑3.64%至19.77亿元;今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6%至34.28亿元,归母净利润却仅2.67亿元,同比下降32.92%,净利润下滑态势明显。
对于赴港IPO,石头科技方面表示,投资人希望借助港股上市获得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大在海外市场的投入,从而扩大市场份额。
然而,如今的石头科技,既要应对扫地机器人行业的激烈竞争,还要在新业务领域开疆拓土,如何平衡新业务的投入,也是其冲击港股IPO需要解决的问题。
04
创始人陷“套现”风波
打造个人IP,结果弄巧成拙,反陷“套现”风波。
一向低调的昌敬,或许是意识到品牌知名度不足,也或受雷军个人IP给小米汽车带来的巨大正面影响,开始走向台前。2024年下半年,昌敬开始频繁在抖音等平台发布个人视频,举办直播活动,现身社交媒体宣传极石汽车。
2024年11月,昌敬在抖音平台发布多个关于他个人参加“沙漠越野”汽车活动的视频,原本寄望积累粉丝,打造个人IP,没想到此举迎来石头科技投资者的不满,认为他“不务正业”。
在昌敬的抖音评论区,有网友留言称,“最近石头科技股价下跌,希望昌总能引起重视,加大公司市值管理预期和增强投资者信心。”更有网友喊话“昌老板管管公司”。
面对越来越多的负面评论,昌敬发视频回应称,“希望持有石头科技股票的投资者可以耐心一点,现在是一个战略的转型期,也是一个阵痛期,势必会带来公司的一些变化,这些变化都是为了以后更长远的发展。”
然而,劝投资人耐心一点的昌敬,2023年至2024年间多次减持石头股票,累计减持262.8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约2.06%),昌敬对石头科技持股比例由23.15%降至21.09%,累计套现8.88亿元。
减持期间,石头科技股价持续下行,较2021年高峰时下跌超60%。尽管投资者多次呼吁昌敬回购股份,但后者并不为所动。
董事长自己减持股票套现,却劝投资者耐心,昌敬的此番回应也激起了网友的群嘲。
去年12月,“石头科技董事长昌敬套现近9亿元却劝投资者耐心一点”相关话题曾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该事件后,昌敬的抖音账号再没更新视频。
事实上,不仅昌敬减持,石头科技的部分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也发起过减持计划,以及早期投资石头科技的大股东如顺为资本、天津金米、高榕创投、启明创投在2021年至2024年之间,合计套现约68.23亿元。
石头科技2024年业绩报告显示,前十大股东中有4家减持。其中,石头科技联合创始人之一毛国华减持23.17万股,“小米系”旗下的顺为资本减持后已退出前十大股东行列。
从高管人员再到机构股东纷纷减持套现,在外界看来,这早已不止于财务操作本身,而是关乎企业发展下一阶段的增长潜力、组织管理等核心维度已不再具备信心的表现。
主业市值大幅缩水,净利润表现下滑、市场竞争加剧,多元化发展频频碰壁,石头科技此番寻求港股IPO,投资人是否还愿意买单?其战略一致性与组织稳定性正面临严峻拷问。
责任编辑:徐凡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