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城镇常住人口增1.7亿, “十五五”城镇化有哪些重点
创始人
2025-07-24 21:02:38
0

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各类农业转移人口呈现出不同的市民化需求特征,不同城镇还存在不同的落户条件。

时隔十年再度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

第一财经梳理近十年(2014~2024年)数据发现,中国城镇常住人口从2014年的7.7亿人增加到2024年的9.4亿人,增长1.7亿人;分阶段看,前5年(2014~2019年)增加1.1亿人,后5年增加0.6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55.8%增加到67%,年均提高1.1个百分点;城镇常住人口增速从2014年的3%波动下降到2024年的1.2%。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2017年城镇化率超过60%以后,城镇化减速已经成为基本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撰文称,尽管中国城镇化速度在逐步放慢,但目前仍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中国的大规模快速城镇化并没有结束,中国城镇化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预计到2035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4%左右。

那么,我国目前城镇化率67%意味着什么?“十五五”时期新型城镇化有哪些趋势、面临哪些难点以及重点任务是什么?

城镇化率67%意味着什么

“在1996年城镇化率越过30%的拐点以后,中国城镇化推进到一个超高速增长时期,1996~2017年中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42个百分点。” 魏后凯在《如何看待中国的大规模快速城镇化》一文中分析称,近年来,随着发展阶段和发展环境的变化,中国城镇化增速已经明显减缓。预计到205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甚至超过80%,逐步接近城镇化率的“天花板”,届时城乡人口结构和空间结构将趋于基本稳定。

世界银行WDI数据库的数据显示,2023年世界城镇化率为57.3%,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城镇化率为68.7%;发达经济体城镇化率在80%左右。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高国力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城镇化率达到65%后的十余年仍保持了较快增长,如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城镇化率从65%到增速放缓至年均0.2个百分点以内的稳定发展阶段,分别用了18年、11年、13年和11年。

魏后凯预计,在2035年之前,中国的城镇化速度将下降到年均提升0.70个百分点左右。尽管如此,这一速度仍将远高于世界城镇化的平均增速。而且,这期间平均每年仍将有1000万左右的农村人口迁移到城镇。

大规模快速城镇化拉动了投资,创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内需扩大和产业结构升级。在去年8月一次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备表示,据测算,我国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可以新增2000多亿元的消费需求;我国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拉动万亿规模的新增投资需求。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秦虹撰文分析称,中国城镇化率超过67%,北京、上海超过80%,未来城镇化还有空间,但质量和速度不如从前,中国城镇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城市更新是城市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去年7月底印发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下称《五年行动计划》)称,经过5年努力,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市渠道进一步畅通,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进一步健全,协调推进潜力地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明显加快,培育形成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现代化都市圈,城市安全韧性短板得到有效补齐,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至接近70%,更好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十五五”新型城镇化有哪些重点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5)》(下称“报告”)称,在新型城镇化相关顶层设计的指导下,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体系不断优化、县域城镇化全面推进、城镇化改革成效显著,城镇化质量不断提升,“十五五”时期新型城镇化各个重点领域还面临一些难点。难点之一即市民化稳步推进,各类农业转移人口存在不同需求。

与流动人口以及户籍相关,我国城镇化率有两种统计口径,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于户口的乡城迁移力度小于人口的乡城流动,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会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流动人口迅猛增长。第一财经梳理国家统计局数据及相关报告发现,2000~2024年,我国流动人口从1.2亿人增长到3.85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流动人口规模近3.8亿人,比2010年大幅增加1.5亿人,上一个10年流动人口增长为1亿人。“经济和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和户籍政策的改革影响了流动人口规模的变化。”在对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解读时,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陈功说。

第一财经梳理数据发现,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保持同步增长的同时,也保持着约18个百分点的差距。例如,2012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1%,户籍人口为35.4%;2023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2%,户籍人口为48.3%。

“‘十四五’时期,两率差距维持在18个百分点左右,对应2.5亿城乡两栖的农业转移人口。”上述报告称,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各类农业转移人口呈现出不同的市民化需求特征,不同城镇还存在不同的落户条件,要以权益同城化和城乡系统改革为主导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淡化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此外,报告建议以提高人口迁入地承载力为抓手,优化城镇体系;以县域城镇化为突破口,带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包括重点从提升县城中心功能、分类推进县域城镇化、尊重县域城乡两栖等方面推进县域城镇化。

魏后凯也提醒,在大规模城镇化的同时,未来乡村人口将进一步减少。农村人口老龄化和村庄空心化将越发凸显,村庄数量也将会持续减少。特别是,随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快速推进,未来农业就业人口的比重将进一步下降,农村产业将日益多样化。

“为适应城乡人口变化趋势、加强农村人口老龄化应对和村庄空心化治理,按常住人口配置公共资源和优化村庄布局就成为乡村振兴中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魏后凯称。

前述《五年行动计划》提出了四项行动,即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实施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行动;实施现代化都市圈培育行动;实施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的7个方面重点任务之一是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其中包括“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继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制图/蒋皓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血战台儿庄 激战禹王山 新华社记者 赵久龙 丛佳鑫 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的展柜里,一张老照片震撼人心:清真寺西小讲...
青少年脊柱侧弯如何预防? (来源:团结报)转自:团结报  主讲人:  陈国仙  民盟福建省莆田市委会副主委  莆田市第一医院副...
为中国粮仓贡献更多优质种子 肃州区银达镇向日葵制种田。边世文 7月25日,2025酒泉现代种业博览会暨枸杞博览会开幕。 边...
“陇城厂超”在兰州开赛 本报兰州7月25日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何佳睿)今晚,2025年“中国体育彩票杯”甘肃省城市厂矿企...
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两会... 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两会关于中考高考改革,两会关于中考高考改革热点解读 高招改革总方向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