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马富春)7月22日至24日,2025年冶金反应工程学术会议在兰州举行。来自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和相关领域企业的140余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围绕“冶金反应工程前沿与工程技术创新: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主题展开研讨。
大会现场。主办方供图开幕式上,兰州理工大学副校长陈伟表示,冶金反应工程是现代冶金高效、低碳、智能发展的核心理论与技术支撑,在国家“双碳”目标引领下,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肩负破解“卡脖子”难题的使命。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反应工程分会主任委员、大会主席、北京科技大学郭占成教授指出,本次会议旨在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冶金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意义重大。
会议期间,来自中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的3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冶金反应热力学与动力学、资源循环与二次冶金、智能化数字化冶金等方向作大会报告。代表们一致认为,应建立跨学科、跨区域、跨行业的协同创新机制,加速原创成果落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次会议由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反应工程分会主办,兰州理工大学承办,金川集团、镍钴共伴生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协办,会议成果丰硕,收到学术报告50余篇。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