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敲过代码的我,半小时「聊」出一个能用能分享的「小程序」
创始人
2025-07-24 12:46:27
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极客公园)

做应用,就像和 AI 聊天一样简单。

作者|郑玄

今年以来,「Vibe Coding」无疑是除了 Agent 之外 AI 领域最受关注的赛道。

没有编程基础的小白,能够通过自然语言「指挥」Cursor 快速完成一个小程序;有多年经验的资深程序员,也在借助 Vibe Coding 工具大幅提效。与此同时,微软、Meta、谷歌、腾讯、华为等科技巨头也在财报和发布会上不断强调:AI编程已经为他们带来了实质性的效率提升——代码产出增长了几十个百分点,开发人力也因此得以优化。

从 AI 编程「一哥」Cursor,到最近被 OpenAI 和谷歌争抢的 Windsurf,再到字节跳动刚刚推出的 TRAE,AI 编程,尤其是以集成开发环境(IDE)为核心的 AI 开发工具,已成为整个行业最炙手可热的技术方向之一。而最近,腾讯也正式宣布入局,推出其首个独立 AI 开发平台——CodeBuddy IDE。

CodeBuddy IDE 开启内测丨来自:腾讯云

事实上,腾讯在 AI 编程领域并非新兵。早在几年前,腾讯就推出了 IDE 插件版本的「代码助手 CodeBuddy」,为使用 VSCode、JetBrains 等传统 IDE 的开发者提供智能代码补全与多文件项目生成能力。

今年 5 月,在腾讯云 AI 产业应用峰会上,腾讯首次披露了内部 AI 编程工具的使用成效:目前,已有 85% 的腾讯程序员在使用腾讯云代码助手 CodeBuddy,整体编码时间缩短约 40%。而这款工具在 4 月刚刚完成升级,引入了软件开发智能体 Craft,使其能力从代码补全迈向了更具主动性的「智能开发」阶段。

而这次推出的独立 IDE 平台——CodeBuddy IDE,则是一次更具野心的进化。它不仅是腾讯首个独立 AI 编程产品,更是业内首个实现「产品-设计-研发-部署」全流程一体化的 AI 开发工作台。

与 ChatGPT 等 Chatbot 不同,AI IDE 平台不仅能根据自然语言生成代码,更能承担完整的开发任务。用户只需用对话方式表达需求,就可以一步步完成产品构思、交互设计、代码生成、测试 Debug、部署上线等全流程操作。真正让没有任何开发经验的用户,也能实现「对话即开发」的体验。

可以说,CodeBuddy IDE 这类产品,让完全零基础的「程序小白」,也第一次有机会真正参与到数字产品的创造过程中。

01

学习两小时,零基础小白搓出了

一个能用的「小程序」

Vibe Coding 已经火了一段时间。但说来惭愧,我此前只是看过一些产品演示视频,还从没真正上手过。而我也从未写过一行代码——可以说,这次用 CodeBuddy IDE,是我第一次尝试「亲手」开发一个应用程序。

Codebuddy IDE 产品界面 丨来自:极客公园

打开 CodeBuddy IDE,界面主要分为两个区域:左侧是标准 IDE 操作台,支持查看和编辑生成的多文件项目;右侧则是与一个智能体交互的 Chat 区域,几乎所有开发相关的操作——包括生成和修改产品需求文档、创建和优化代码、调试错误,乃至将程序部署上线——都可以通过自然语言指令完成。

这个 Chat 区域又可以进一步拆分成三层:最上方是一排功能按钮,包括导入 Figma 文件、配置开发集成环境、启用 MCP、预览、部署等,主要用于帮助 AI 更好地匹配工作场景,或者方便后续的部署和测试;中间是用户输入提示词的对话框;下方则提供了模型选择、智能体切换、Prompt 增强等功能,方便用户调整 AI 的响应方式与能力边界。

乍看之下有些复杂,但实际使用起来非常简单。

真正开始前,只需要做两件事:第一,配置好希望使用的云服务平台。目前支持 Supabase 和腾讯云自家的云开发 CloudBase,如果只是做本地应用,其实可以跳过这一步;第二,选择一个 AI 模型。当前的版本为海外版,可选 Claude、GPT、Gemini 等,后续国内版本将支持 DeepSeek、混元等国产模型。

配置完成后,我决定从一个真实的痛点出发试试看。因为密码太多记不住,我最近一直想弄一个简单实用、操作直观的密码管理器。虽然用云文档也能部分实现类似功能,但这次正好是个尝试「能不能搓一个更像样产品」的好机会。

先说结论:只用了不到半小时,我就开发出了一个具备完整功能的密码管理工具。初次使用可设置登录密码,之后每次登录都需验证。进入系统后,可以按照分类查看已有密码条目,新增记录、添加自定义分类、修改主密码等功能一应俱全。最终,我还把它部署到了云端服务器,并生成了二维码,朋友扫码即可使用。

笔者使用 CodeBuddy IDE 开发的密码管理器丨来自:极客公园

如上所示,页面设计也是「审美在线」:整体风格简洁现代,分类图标清晰美观,操作入口直观易用,内页排版干净流畅,完全不像是我这种零开发经验用户在短时间内能「搓」出来的产品。

过去,一个功能完整、体验良好的小工具,从设计、开发到上线可能需要一名专业程序员花上至少一周。而这次,我一个「编程零基础」的新手,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就完成了整个流程。我只做了以下几步:

第一步,我用自然语言描述了自己的需求:

「开发一个密码管理本,要求外观时尚大气,每次打开要有登陆密码,主界面包含密码分类,默认是银行卡、视频网站、游戏账号和其他分类,主页面还要支持添加自定义分类,添加新纪录和修改主密码,添加的新纪录要可以选择分类,填写平台名、账号和密码,二级页面展示分类下的所有记录,并支持修改和删除。」

自定义分类,AI 制作了很多可选用的图标丨来自:极客公园

然后我启用了 CodeBuddy IDE 内置的 Prompt 增强功能。如下所示,AI 把我这段相对模糊的描述,转化为一个更清晰、结构化的 Prompt,便于大模型理解执行:

开发一个简洁大气的密码管理工具,需包含以下功能:

1. 安全验证:

· 首次使用时设置主密码

· 每次启动需验证主密码

· 支持在应用内修改主密码

2. 分类管理:

· 默认分类:银行卡/视频网站/游戏账号/其他

· 支持用户自定义添加新分类

· 每个分类配专属图标

3. 记录管理:

· 一级页面提供添加记录入口

· 记录字段:类型 (下拉选择)/平台名称/账号/密码

· 二级页面展示分类下的所有记录

· 支持记录的修改和删除操作

4. 界面要求:

· 整体设计简洁大气

· 分类入口采用图标+文字形式

· 记录列表清晰展示平台/账号信息

· 密码默认隐藏,可点击显示

5. 数据安全:

· 所有密码数据需加密存储

· 主密码采用高强度加密方式

另外我注意到,Prompt 增强功能虽然强大,但也并非毫无偏差。比如我最初并没有对加密方式提出复杂要求,AI 自行「补充」了加密强度的设定,结果生成的功能中出现了 bug。换句话说,用户在使用增强提示时,仍需对生成内容进行初步审核。

接下来,智能体 Craft 开始工作。它首先会将结构化 Prompt 转化为一份标准的 PRD(产品需求文档),这一步只用了几分钟。之后,平台根据 PRD 和我选择的集成配置(本次为 Supabase),自动生成了 HTML、CSS、JavaScript 等前端代码,构建出多文件项目结构。

代码生成完成后,我点击「预览」,开始进入调试环节。

添加记录功能丨来自:极客公园

初版效果可用,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比如初次打开页面直接 404 报错,首次登录无法设置初始密码、新分类无法添加、页面排版不整齐等。

有问题的地方,我只需要简单描述并上传截图,只需上传截图,并用自然语言说明问题,如「分类按钮点了没反应」、「主密码设置页面打不开」,AI 就能识别出问题并自动修复。有些较复杂的 bug,也可以通过日志信息进一步辅助定位,但在我的这次体验中,AI 在不需要我上传日志信息的情况下,就修复了所有问题。

整个调试过程用了大约 10 分钟。产品功能和体验基本完善后,我点击了「部署」按钮,AI 开始将项目部署至 Supabase 的 CloudStudio。过程自动完成了权限配置、数据库创建、文件托管等全部流程。最终,我收到了一个云端链接和二维码,可以自行访问,也可以分享给其他人使用。

从开始到部署上线,总耗时不到半小时。

更重要的是:我没有写一行代码。甚至连项目里到底有哪些文件我都没搞清楚,大模型和智能体就帮我搞定了一切。

02

AI IDE 会带来什么样的冲击?

虽然我用 CodeBuddy IDE 在半个小时内「搓」出了一个可用的应用,但它的价值远不止于让零基础的小白能写出程序。技术普惠固然重要,但这款产品当前更具现实意义的价值,是为专业开发者带来的提效空间。

在我从零开发应用的过程中,几乎涉及了软件开发的全流程——撰写需求文档、生成代码、功能扩展、调试问题、部署上线,而这一切都可以通过自然语言与智能体交互完成。这意味着,对于已经有项目在手的程序员来说,只需将项目导入 CodeBuddy IDE,并通过接口接入已有的 Figma 设计稿、开发配置等信息,就可以在平台内完成更高效的开发、调试与优化。

CodeBuddyIDE 丨来自:腾讯云

更进一步看,当「氛围编程」(Vibe Coding)这种新范式通过 AI IDE 渗透进企业级的严肃开发流程,整个产品协作体系也可能随之发生结构性转变。

比如,产品经理、测试工程师,甚至非技术背景的运营同事,在未来或许都能通过自然语言直接与 AI 协作,完成原型生成、功能验证甚至局部迭代开发,不再依赖程序员完成每一项改动。这将极大减少跨职能沟通的效率损耗,让专业工程师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系统性创新与复杂问题的解决上。

这不仅是一次效率的提升,更是认知方式的转变。

就像剪映改变了视频创作的门槛,从而推动了短视频的爆发,AI IDE 也正在用类似的方式,重塑软件开发的路径和分工。

它所带来的,不只是让程序员「更快地写完代码」,而是对整个开发方式的重构:产品经理能快速生成原型,设计师可以用自然语言优化交互逻辑,独立创作者有机会实现完整的应用落地,甚至具备创造平台的能力。

从生态的角度看,这将孕育出一批全新的开发者。他们未必拥有传统意义上的技术背景,但依靠 AI IDE,就有可能打造出自己的应用、工具,甚至内容服务。

这就像自媒体的崛起催生了 KOL、UP 主和 IP 经济,AI 时代的开发工具也可能催生出一类全新的职业角色——「个人数字产品创作者」。

更远一点看,当 AI Agent 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我们甚至要重新思考 IDE 这种开发平台本身是否还具有存在的必要。

未来的开发,或许是「无 IDE 化」的:用户只需与一个通用智能体对话,后者便能自动理解需求、拆解任务、调用模型、调度资源,最终生成可用的产品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甚至不再关心代码是否存在、工具是否打开,甚至不再需要知道生成工具的逻辑。我们只需提出问题,智能体会在后台完成一切,并把结果交付给我们。

那将是从「生成代码」迈向「生成工具」,再走向「直接生成结果」的技术跃迁。

从能生成代码的语言模型,到能够规划行动的推理模型,再到具备执行任务能力的智能体,氛围编程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推动这一切发生。而 Cursor、CodeBuddy 这样的 AI IDE 平台,正是这股变革的中枢节点。

当这类工具逐渐成为开发流程中的「默认选项」后,我们的工作方式、协作模式、创作路径,可能都将迎来重新定义。

那个 AI 主导开发、人人皆可创造的时代,或许真的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遥远。

*头图来源:腾讯云

本文为极客公园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极客君微信 geekparkGO

极客一问

你想体验一下 CodeBuddy IDE 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在农村有一种风俗,不管是祖传的玉佩,还是花重金购得的玉佩或者玉器,通称为玉,只要玉断了,或者破裂、缺...
记者手记:十五运会的风吹到了国... (来源:直新闻)今天(25日)下午三点,国新办就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筹办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2025年...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 7月25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2025(第二十四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在京闭幕。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
不敢不参加!餐饮老板自曝外卖补... 2025.07.25本文字数:622,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作者 | 第一财经 乐琰、揭书宜、陆涵之、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7月25日,澎湃新闻从国家民委获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