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廊坊日报)
转自:廊坊日报
夕阳西下,橙红的晚霞在空中显得孤零零的,不知什么时候升起了一缕缕白色炊烟飘向了远方,风轻轻一吹,便散了。
“啪嗒”一声,豆大的泪珠滚落在桌面,我回过神来,但泪水还是止不住地往下掉。我曾经想着去忘掉它,可它早已成为我心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又怎能轻易忘掉?
儿时,我生活在故乡的奶奶家,那时的故乡山清水秀,一排排的房屋上飘荡着袅袅炊烟,又为清冷的故乡增添了一丝温情。每当黄昏来临时,奶奶总会在厨房里忙碌着,而我也跟在她的身后胡乱打转。有时候我就坐在她的旁边看着她有条不紊地淘米、煮饭,热腾腾的白气从锅边冒出来。
“奶奶,给我煎个蛋吧!”“好好。”她笑得慈祥、和蔼。故乡大多是柴火灶,她划动火柴,点燃柴禾,放进灶膛里,屋顶是白色的炊烟,膛里是通红的、跃动的火苗。我站在锅边,因为太矮而看不见里面,奶奶便给我拿个凳子,我站在旁边,看着锅里,眼里似乎闪着光,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奶奶轻轻摸摸我的额头,宠溺地说:“瞧你这只小馋猫。”没一会儿,蛋煎好了,她盛在碗里,递给我:“拿去吧!”我看着那金黄色的蛋,接过碗直奔厨房门外。
对于我的种种要求,奶奶都会尽可能地满足。那时我不懂,但现在,我懂了,大概她觉得那时不满足我以后就没有时间了吧!那年,爸妈接我回城里了,奶奶在门口送别。我走后,除了她,家里就只剩下了那徐徐升起的炊烟。大概我也想不到,这一别,竟成了永别。
没过多久,我就收到了奶奶去世的噩耗。那次,我哭得撕心裂肺,但愿她永远在地下安息!
同样是夕阳,是炊烟,但那抹炊烟早已不属于我了。故乡的山水没有变,却唯独少了那个在厨房里忙碌的人,而那抹真正属于我的炊烟,早已停留在了记忆里。
故乡,山水,炊烟,是我的童年,更是永恒不变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