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安晚报)
转自:新安晚报
人民文学出版社与全网粉丝超7200万的“我是不白吃”IP联合打造的《不白吃漫话西游记》日前上架。
《不白吃漫话西游记》所依托的蓝本,正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传承了近七十年的《西游记》经典通行本。它以现存最早的明代世德堂本为底本,经黄肃秋先生等前辈学者精心校注,是几代读者心目中无可替代的经典读本。《不白吃漫画西游记》对书中大到故事节奏、情节的详略、人物的塑造,小到一句对话的现代转译,都进行了严格的把关。在视觉呈现上,“我是不白吃”创作团队和编辑团队经历了无数次的碰撞、打磨、修改,甚至是推倒重来,从人物造型设计到分镜节奏进行反复的推敲,力图为孩子们构建一个看一眼就想钻进去的沉浸式的西游世界,为孩子未来阅读原著架起一座桥梁。
《不白吃漫画西游记》团队在创作过程中始终坚持“三个尊重”原则:对原著的尊重、对儿童的尊重、对艺术的尊重。“我们不是在简化经典,而是在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最大公约数。”本次新书《不白吃漫话西游记》从“文字为主、插图为辅”到“以图像(漫画)为主角”,是《西游记》出版形式的一次创新。
本书核心主创之一边启文透露,孙悟空形象历经十几稿的修改,最终在保留“雷公嘴”“火眼金睛”等经典特征的同时,巧妙融入了“不白吃”标志性的萌趣风格;沙僧在原著中身高近四米,漫画中把他和其他角色同框就有一定困难,于是他通过“蹲身对话”“局部出框”等分镜技巧进行艺术化处理;就连配角如土地公,也借鉴了年画造型,使其既传统又新颖。
“最困难的是打斗场景的呈现。”边启文坦言,大闹天宫章节中,团队创新性地将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与日漫的动感分镜相结合,比如二郎神与孙悟空斗法时的七十二变场景,画面既有《龙珠》式的冲击力,又不失《大闹天宫》动画式的神韵。
《西游记》之所以成为成年人和孩子都喜爱的经典,在于其蕴含的“成长叙事”具有普世价值。就像哈利·波特要去霍格沃茨学艺,桃太郎要组队打妖怪,这是全世界孩子乃至成年人都爱看的英雄成长的故事。《不白吃漫话西游记》通过生动的漫画形式,有效拆解了原著厚重的文字壁垒,使低龄儿童也能轻松接触并理解《西游记》这一经典故事,极大地降低了名著入门难度。在公版书泛滥的市场环境下,人民文学出版社为家长提供了权威、可靠的选择标准,家长可以放心“盲选”。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蒋楠楠新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