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邯郸日报)
转自:邯郸日报
本报讯(记者刘志颖)7月23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就全市2025年防汛重点工作任务和总体情况进行了发布。
今年以来,截至7月22日,全市平均降水量201.6毫米,较常年偏少2成,较去年偏多1成。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汛期(6-9月)我市气候情况总体偏差,降水量较常年偏多2-4成,暴雨过程偏多,主汛期出现极端强降水可能性大,漳卫河系、子牙河系发生较大洪水可能性较大,防汛形势严峻复杂。
我市坚持早启动、早安排、早推进,对全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进行部署。组织各县(市、区)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逐河逐库进行拉网式排查,发现197个问题,汛前已全部完成整改。同时,落实水库、蓄滞洪区、河道内村庄、河道堤防险工险段、南水北调、山洪灾害防御等各类防汛责任人2755人。
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点多、面广,防守任务重、责任大。我市明确防御责任,落实全市山洪灾害防御县、乡、村三级行政责任人和村级监测、预警、转移负责人以及县级预警责任人共计1262人;修订完善山洪灾害防御县、乡、村三级预案342个;全市273个受山洪威胁村均安装了警示牌和宣传栏,向防治区内群众发放宣传册3226本、明白卡(纸)3078张。
汛期,全市8个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均由专人24小时值守,紧盯每一个降雨过程,利用防治区内330处山洪灾害雨水情自动监测站和覆盖全市273个受山洪威胁村的无线预警广播、简易雨量监测站、手摇报警器等设施进行监测预警;对各级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基层监测预警设备使用人员和汛期值守人员开展相关业务培训,共计培训2112人;在273个受山洪威胁村开展避险转移演练,确保发生险情时能够临危不乱、迅速转移。
我市制定了完善的应急预案。一旦天气预报预警强降雨天气,各防汛分队将依照预案要求,第一时间奔赴各自负责的路段。其中,重点区域的移动泵车会迅速到位,担负起关键地段的强排任务;护桥人员坚守在地道桥等重点部位,密切关注积水情况,一旦积水超危险阈值,防汛办立即下达断交指令,联动交警迅速对地道桥两侧进行交通管制,保障安全;泵站值班人员及时就位,满负荷抽升,同时安全巡查组不间断对地道桥周边道路进行巡查,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同时,市城管、气象、水利、应急、交巡警等部门不断加强协调联动机制,及时获取气象信息,提前做好防汛部署,通过开展防汛避险应急演练,提升汛期应对处置和现场救援能力,确保在面对突发汛情时能够迅速响应、高效处置,全力保障市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交通基本畅通。
此外,根据气象部门预报和雨水情监测情况,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时通过短信、微信、广播等多种方式向各级责任人、相关部门和受威胁群众发布预警信息;落实各级山洪灾害预警“叫应”机制,实现预警响应闭环管理,确保预警信息传达到位,解决预警信息传达最后一公里的短板。
下一篇:“官方来带娃” 暑期乐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