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炎炎夏日,挡不住青春公益的脚步。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健康管理学院 “守护热血熊猫侠志愿团队”跨越常州、无锡、徐州、苏州四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稀有血型知识宣传为核心,用互动科普、温情陪伴点亮生命之光,让“博爱星火”在城乡间传递。
为了进一步了解献血知识,7月初,志愿者们走进苏州市中心血站,沉浸式体验了血液从采集、检测到供应的全流程。无偿献血科普馆里的生命故事,更让团队坚定了“把知识传开、把爱心聚起”的初心。在苏州的献血屋、社区、商圈,志愿者们玩出了科普新花样。在献血屋附近,志愿者们以“投壶引客来”的方式吸引路人驻足;通过定制的科普手册、扇子、环保袋让献血知识更接地气;滚铁圈挑战赢熊猫礼品的互动,让稀有血型知识在轻松氛围中扎根。短短几日,3000余名市民通过这些“接地气”的方式了解了“熊猫血”的重要性。
7月中旬,志愿团队走进特殊群体的关怀现场。在常州天爱儿童康复中心的绘本课堂上,志愿者把红细胞比作“运氧小火车”,用童趣语言讲解血型知识。“谁知道熊猫血为什么珍贵呀?”提问声刚落,孩子们举着小手抢着回答。定制的卡通血型贴纸贴在小手上,知识与温暖一同住进了孩子们心里。在无锡滨湖区南泉敬老院里,志愿者们老歌联唱先暖了场,熟悉的旋律让老人眉眼舒展。随后,志愿者们表演的情景短剧《熊猫血的故事》,用生活化的演绎讲透了“紧急时刻,每一位献血者都是光”。“你们来了,不光涨知识,心里更暖。” 一位老人拉着志愿者的手说出了大家的心声。从绘本里的童真到短剧里的感动,知识在温情中自然流淌。
在徐州乡村,志愿者用方言化解村民顾虑“献血就像庄稼收割了还会再长,对身体无害。”针对“怕麻烦”的担忧,他们细致讲解了“献血屋填表、体检全免费,全程有人引导”的献血流程,印着献血常识的环保袋被一一领走,也带走了“献血也是救人”的新认知。在苏州李公堤“丹青共绘两岸情,公益善举青年行”公益跑活动中,志愿者将“生命互助”理念融入文化交流,让公益舞台愈发宽广。
十余天的实践里,这支青春团队不仅普及了知识,更播撒了“无偿献血是生命互助”的信念。当稀有血型从“听说过”变为“能讲清”,当献血从“怕麻烦”变为“愿参与”,这场公益行动已超越了知识传递本身。未来,志愿团队将继续让“博爱星火”燎原成炬,用责任与爱心续写守护生命的温暖篇章。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通讯员 余学娟
上一篇:2025年上半年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特斯拉下跌10%
下一篇:游长安十二时辰主题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