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黑龙江日报)
转自:黑龙江日报
□纪世强 本报记者 刘大泳
从“重点服务”到“全量覆盖”,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出击”,富锦市构建起企业服务新生态。继2023年创立线下“锦快办”企业服务中心、2024年搭建数字服务平台后,富锦市2025年再度发力,出台《关于在全市范围内设立企业服务分中心、企业家服务处的实施意见》及细则。这套迭代至3.0版的服务体系,让35061家在营主体共享“如鱼得水”的发展环境。
升级版服务体系的核心在于做优“三大服务”:
普惠服务,托底常规需求。企业服务中心及分中心对政务服务、政策咨询等常规诉求,提供“领办、帮办、代办”一站式服务,化繁为简;
精准服务,破解专业难题。部门企业家服务处依据职能,高效解决各自领域的专业性复杂诉求,实现“术业有专攻”;
兜底服务,清除疑难梗阻。企业服务中心牵头跨部门联席会商,重大难题提级由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确保“骨头案”件件攻坚。
服务体系运行以来,累计为企业提供各类服务4500余次,解决常规问题3700余件,解决疑难问题186件,及时办结率、回访满意率均达100%。
富锦市更以刀刃向内的魄力,推动服务能级实现“五个突破”:
从“服务重点企业”到“服务全量经营主体”的突破。体系覆盖全市在营主体,无论4694家企业抑或30367家个体工商户,皆能通过线上线下“诉求直通车”直达责任部门,终结了服务不均衡的历史。
从“首问负责制”到“一把手负责制”压实主体责任的突破。各部门“一把手”担任企业家服务处责任人,严格履行“六个亲自”——亲自接诉、亲自协调、亲自部署、亲自督导、亲自回访、亲自复盘,推动“首办负责”落地生根,力促“小事不出部门、大事协调畅通”。
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的突破。变“等诉求”为“找问题”,通过平台、走访、交流主动送政策、摸痛点。企业服务中心迅速响应大锦农公司需求,市场监督管理局现场指导大锦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外包装合规并高效办理生产许可证;创业就业中心精准摸排百余家企业1300余个岗位缺口,成功匹配用工500余人。
从“各自为政”到“群策群力”解决企业热点难点问题的突破。体系破除部门壁垒,凝聚起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的强大合力。市税务局与市发改局、市营商局、市工信局等部门建立信息交互机制,实时掌握签约项目进展情况,为其提供个性化政策解读、涉税风险提示等服务,帮助企业享受各项税惠政策近亿元;市场监督管理局协调农村信用社为富锦市立兴植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申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有效助力企业盘活知识产权资产,缓解企业贷款难题;市发改局协调农发行富锦支行为富锦市富强粮食集团有限公司申请2亿元流动资金贷款,已投放1.2亿元。
从解决“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的突破。注重对共性问题的制度性破解,针对诺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反映的职工非定点医院工伤报销难题,协调卫生健康、人社等部门研判,推动市中医院增设为工伤保险定点医院,从机制层面一揽子解决全市企业职工同类困扰,同时便利了经开区职工就近就医。
下一篇:“你点我检”开放日活动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