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讯(记者刘建林 李彦斌)从组卷上报到省政府批复仅用20天!前不久,国道241、山西省道岚马线汾河水库段改线工程用地获批,据了解,该项目涉及4300亩新增建设用地,若按传统流程审批,耗时很长,山西太原通过创新改革举措,全流程审批时限大幅压缩。
2025年是山西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建设年”,山西省全力打造项目用地保障“快车道”,保障重点工程项目尽快落地见效。
作为山西省级重点交通基建工程,国道241、省道岚马线汾河水库段改线工程对改善太原西部交通网络、守护汾河水库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保障建设项目用地需求,太原市推行“四法联动”创新改革举措,推行“串联法”,将征地预公告后的土地现状调查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编制无缝衔接,压缩法定流程外的等待时间;实施“并联法”,在公告公示期内同步推进林地手续办理、征地补偿测算等多项工作;借鉴“模块法”,创新容缺受理审查机制,大幅简化组卷流程;成立专项工作专班落实“跟踪法”,全程紧盯省级审查环节,确保审批链条高效运转,为更多重点项目提供土地要素保障探索了经验。
为及时解决建设项目用地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山西省自然资源厅还创新举措,建立用地保障问题通报转办移交工作机制。通过明确通报、转办、移交的条件、程序和责任,形成权责清晰、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推动用地保障工作提速增效。自用地问题通报转办移交机制建立以来,山西省项目用地审批速度明显加快,审批周期大幅缩短,为众多重点工程项目的开工建设赢得宝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