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转自: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孙立昊洋 马金顺 “企业遇到法律问题该如何解决”“民营企业享有哪些法律赋予的权利”……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后不久,陕西尚雍律师事务所主任董红走进陕西某再生资源信息有限公司,讲授了一堂生动的普法课,得到企业及员工的一致认可。 近年来,陕西省司法厅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专业优势,组织动员全省律师事务所和广大律师,以法治为笔、服务为墨,书写“护企、助企、兴企”答卷,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今年以来,全省共开展普法宣传3211次、法律咨询39500余次、法务培训2456次,出具法律意见书7350件,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2.43亿元。 5月10日,陕西丰瑞律师事务所律师朱长江深入陕西某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有限公司开展“法治体检”,为企业提供全链条法律服务。 “法治体检”是陕西司法行政系统精心把脉问诊、精细施策、对症化解民营企业法律风险的一项具体举措,打通了法治惠企“最后一公里”。 据统计,今年以来,陕西省司法厅组织全省律师走进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活动2300余场次,得到企业高度赞誉。 5月6日,陕西省司法厅联合省工商联出台《关于在民营企业开展公司律师试点工作的通知》,旨在通过开展民营企业公司律师试点工作,加强民营企业公司律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公司律师职能作用,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决策水平,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 推进公司律师试点是陕西司法行政系统凝聚助企发展“向心力”的一个鲜活实践。 工作中,陕西省司法厅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构建“内外联动、上下贯通”的服务网络,形成服务经济和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切实提升服务实效。 在强化协作联动方面,陕西省司法厅一方面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搭建各类活动平台,及时交流研判市场主体面临的困难和需求,研究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另一方面,会同省发改委进一步完善律师事务所结对服务重点建设项目工作机制,保障项目高质量实施。 此外,陕西省司法厅充分发挥公职律师作用,将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实质性参与决策过程、提出法律意见作为依法决策的重要程序,加大重点项目合法性、合理性审查力度,帮助各级政府研判并把握项目风险。 以宝鸡市为例。宝鸡市司法局充分发挥市级205名公职律师作用,参与本单位涉法涉诉事务处理,为重大决策进行法律把关,保证重大决策的合法性。今年以来,宝鸡市公职律师参与276次决策过程,提出312条法律意见。 近年来,陕西省司法厅积极创新,不断探索服务经济和企业发展的新方法、新路径,充分发挥律师作用,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法治服务,助力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稳健发展。 4月,陕西召开全省知识产权护航高质量发展在行动视频会议。会后,陕西省司法厅结合工作职能,研究制定贯彻落实意见,并联合省知识产权局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月活动,积极发挥律师作用,为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提供高效法律服务。 不久前,陕西永嘉信律师事务所便为某航天企业开展了一次深度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律师通过专利导航服务,精准识别技术空白点与发展方向,指导企业优化研发路径与专利策略。同时,分析筛查目标产品在关键市场的专利侵权风险,及时预警并制定规避方案,降低产品上市的法律风险,保障其市场拓展安全。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是支撑引领陕西省高质量发展的总平台、总源头和总引擎。陕西省司法厅通过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建立综合法治保障中心,组织法律服务机构结对服务高新技术企业,为平台建设提供法治保障,助推陕西创新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榆林市组建秦创原公益法律服务团队,为秦创原进驻企业提供“一对一”法律服务。榆林市律师协会微信公众号与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微信公众号实现互通链接,建成创新企业法律服务平台,指派40名律师与创新企业结对,共同推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 “下一步,陕西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持续服务好、护航好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贡献更大的法治力量。”陕西省司法厅党组书记、厅长杨政国说。
下一篇: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审判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