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纭嬉 本报记者 吉雪娇
今年以来,央行反洗钱监管全面升级。一方面,多家银行因反洗钱违规受到处罚。另一方面,央行将规范反洗钱监管行为,完善基于风险的反洗钱监管工作要求。
在分析人士看来,随着可疑交易记录保存期限延长、监管科技手段的强化,以及贵金属等新兴风险领域被纳入监管版图,我国构建的这张“反洗钱安全网”正日益严密。与此同时,在“严监管”时代,合规能力将成为机构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底线。
A
监管升级多家机构被罚
今年以来,央行反洗钱监管全面升级,7个月内已有多家大中型银行及一批中小银行因反洗钱违规收到罚单,并呈现“大额合并处罚+双罚到人”的特征,且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等中小机构成为罚单高发区。
7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公布行政处罚决定,因存在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等违规行为,汉口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被处以123万元罚款,两名相关责任人也同步受罚,分别被处1.4万元和1万元的罚款。
该罚单源于汉口银行违反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第九条关于“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和实施客户身份识别制度”的要求。
此前,7月8日,广东徐闻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违反支付结算、货币金银、国库、征信、反洗钱、金融科技管理规定,受到警告,并被处罚款152.49万元。
支付机构亦被严查。7月16日,被注销支付牌照的人保支付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因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收到央行104万元罚单,瑞银信等因反洗钱不力被重罚或注销牌照。
另一方面,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执法汇总显示,上半年共 69 人被禁止进入保险业,其中至少20人被处以“终身禁业”。同期还有12人被撤销高管任职资格,3家机构被吊销业务许可证。多起终身禁 业 案 例 的 处 罚 决 定 书 中 明 确 记载:涉案人员存在“未执行客户尽职调查”“未按规定报送大额/可疑交易报告”等违规行为,监管部门据此顶格处罚。
B
延长可疑记录保存期限
7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规章的决定(征求意见稿)》,拟启动对我国反洗钱核心规章的全面修订。
本次修订聚焦两大核心制度:一是将《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可疑交易相关记录的保存期限从5年延长至10年;二是对《金融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监督管理办法》进行完善,进一步压实金融机构的主体责任,并首次在规章层面明确“非现场监管”的法律地位。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修订的原因之一 在 于 应 对 金 融 行 动 特 别 工 作 组(FATF)即将启动的第五轮互评估。延长可疑交易记录保存期限,正是为了满足FATF对长期追溯能力的要求,提升我国在评估中的技术合规性表现。
此外,新规还对金融机构的监测范围提出更严格要求,明确交易监测应覆盖所有客户、所有业务及所有办理环节,填补此前存在的监管盲区。
监管方式上也出现重大调整。“现场评估”被修改为“通过非现场方式开展执法检查”。这意味着,未来央行将更多依赖数字化监管手段,通过远程监控、线上检查等方式提升监管效率与覆盖面。
C
贵金属交易纳入监管
另一方面,自2025年8月1日起,《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反洗钱体系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首次将贵金属、宝石交易商(如珠宝商)纳入义务主体行列。
根据新规,对于单笔或日累计现金交易金额达到或超过10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的交易,相关从业机构需在交易发生后的5个工作日内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尽管与2016年版《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规定的5万元人民币的上报门槛相比,新版管理办法似乎有所“放宽”,但实际上却暗藏深意。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修订则首次将黄金珠宝店、典当行等非金融机构纳入了监管范畴。这一举措不仅堵住了通过分散购买来规避监管的“蚂蚁搬家”式洗钱行为,也使得10万元的报告门槛更具实际约束力。因此,虽然表面上看门槛降低了,但实质上加强了对高风险行业的监控力度。
新规实施后最直观的影响体现在消费者的购买流程上。例如,当消费者使用现金购买价值超过10万元的黄金时,需要提供身份证件,并且商家会详细记录其职业、购买用途等信息。一些店铺可能会建议顾客采用转账方式支付,以简化复杂的上报程序。
总体来看,随着可疑交易记录保存期的延长、监管科技手段的强化,以及贵金属等新兴风险领域被纳入监管版图,我国构建的这张“反洗钱安全网”正日益严密。这不仅是对国际标准的积极回应,更是对国内金融秩序的有力捍卫。
同时,新规也意味着金融机构和特定非金融行业的合规成本显著上升,对风控系统和人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金融业的“严监管”时代,合规能力将成为机构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底线。如何在提升监管效能与降低合规负担之间取得平衡,如何在严防风险的同时保障合法交易的顺畅,将成为监管者与市场参与者共同面临的新课题。
来源:《金融投资报》 http://jrtz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