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租赁小哥)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的余温还未散去,商业航天领域一单特殊的卫星租赁项目已紧随而至。
7月21日,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在其微信公众号“滨海发布”公开资讯显示,招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银金租”)已顺利完成全国首单SPV卫星租赁业务投放,资产规模达3000万元。
据悉,此次卫星租赁以项目公司SPV形式与国内某商业航天企业共同推进,帮助其完成了我国首个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的组网运营。
事实上,金融租赁业与卫星“结缘”的故事不少。除招银金租之外,浦银金租、邦银金租、徽银金租、九银金租、航天金租等金融租赁公司都向卫星租赁迈出关键一步。
2019年,九银金租率先叩响了卫星租赁的大门。彼时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光卫星”)以发射完成的12颗商业遥感卫星中的10颗作为租赁物,与九银金租达成售后回租合作。
三年后,浦银金租与浦发银行长春分行一道,也向长光卫星某在轨遥感卫星售后回租项目投放了5000万元。同一年,首颗以金租公司命名的行云交通VDES试验星——“航天金租一号”成功升空,航天金租也完成了其在商业航天卫星领域的首次投放。
2023年,浦银金租再度与长光卫星合作,完成“浦银一号”遥感卫星发射;几乎同一时间,徽银金租完成了首笔卫星售后回租,向眉山环天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的“天府星座”10颗高分辨率遥感卫星之一的“东坡05号”星投放2000万元。
今年5月,邦银金租对外发布消息称,已成功投放首笔卫星业务,承租方为一家专注于卫星应用领域的高科技企业,其卫星数据及服务广泛应用于智慧农业、智慧林业、智慧水利、智慧应急、智慧环保等多个领域。
这些接连落地的卫星租赁案例,不仅勾勒出金融与商业航天深度连接的清晰轨迹,更折射出我国商业航天在市场化融资路径上的持续探索。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其中提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卫星是商业航天领域的核心载体与关键应用对象。通俗来说,卫星租赁是指拥有卫星资产的一方,把卫星的使用权按约定的时间和费用出租给卫星运营相关企业。从已经落地的卫星租赁模式来看,多为售后回租。这一类模式,是卫星所有企业把已有卫星卖给金融租赁公司后,再从金融租赁公司租回来继续使用,租金支付周期没有固定标准,通常为按月支付,也有按季、按年支付,具体取决于租赁双方的约定和业务需求,这样既回笼了大量资金又不影响卫星正常运营使用,可以极大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
从单星发射到星座组网支持,在政策护航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未来,金融租赁与商业航天的协同联动将更趋紧密,金融力量将加速融入卫星产业链的每一环,破解企业技术攻坚、卫星运营中的资金瓶颈,让航天技术更快转化为市场竞争力,走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
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