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最新发声:杜绝智能驾驶功能不实营销
创始人
2025-07-23 21:36:37
0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辅助驾驶系统逐渐成为车企宣传的重点,但部分企业在营销过程中使用模糊表述、夸大功能等问题,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潜在风险。

7月23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王强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围绕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规范管理发表重要讲话,明确要求车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杜绝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

发布会上,王强强调,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汽车搭载的“智驾”系统均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仍属于辅助驾驶范畴。根据《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这些系统仅能辅助驾驶人执行动态驾驶任务,驾驶人才是最终责任主体。

他特别指出,若驾驶人在使用辅助驾驶功能时出现“脱手脱眼”行为,不仅存在严重安全风险,还可能面临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和刑事追责三重法律后果。

这一表述与工信部2025年4月召开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推进会上的要求形成呼应。当时会议明确禁止车企使用“自动驾驶”“智驾”“高阶智驾”等模糊表述,要求统一采用“辅助驾驶”规范用语。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亦于同期发出倡议书,呼吁企业严格依据国家标准进行宣传,避免误导消费者。

针对行业现存问题,王强提出三项具体管理措施。其一,公安机关将配合工信部等部门,督促车企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测试验证,明确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同时要求车企严格履行告知义务,通过新用户培训等方式帮助消费者掌握辅助驾驶系统的正确使用方法及禁止事项。

其二,公安部将联合相关部门推动细化《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配套法规,明确0到2级辅助驾驶系统“人机共驾”的法律属性。同时探索将自动驾驶分级标准、辅助驾驶操作规范纳入驾驶人教育培训和考试范围,从源头提升用户安全意识。

最后,王强强调,驾驶人始终是行车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公安部将通过多种形式向公众普及辅助驾驶技术的局限性,引导消费者在购车和使用过程中全面了解系统特性,避免因认知偏差导致风险。

事实上,部分车企在针对该方面宣传上已经开始主动调整宣传策略,且针对部分不合规的宣传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已经开始采取行动。

今年5月,小米、理想、小鹏等品牌陆续将“智驾”相关表述改为“辅助驾驶”,只不过客服人员在实际销售中仍存在措辞不统一的情况。同时,小米汽车曾因宣传碳纤维前舱盖被质疑夸大性能,最终通过提供改配服务并赠送积分试图平息争议。

此外,北京长澜汽车销售公司则因虚假宣传“协助办理京牌指标”,被市场监管部门罚款20万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3.15消费者权益日活动总结最...   3·15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而今年的3·15同时也是《征信业管理条例》实施一周年纪念日。近期,我...
最新或2023(历届)消费者权... 3月15日,消费者又迎来了自己的节日——消费者权益日。我局以“3.15”维护消费者权益日活动为契机,...
最新或2023(历届)情人节活...  此次2月14情人节活动从16:30到20:00,地点跨越了中亭街国美电器和五一广场的冰峰世纪。总体...
银行消费者权益日活动总结 银行... 为积极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及公众教育服务工作,营造和构建和谐的金融消费环境,工商银行南通分行在全行...
最新或2023(历届)企业消费... 为了全面提升公司品牌形象,进一步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认真做好最新或2023(历届)3.15国际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