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工种上新,就业有了“新赛道”!
创始人
2025-07-23 21:26:31
0

(来源:法治日报)

转自:法治日报

职业工种又上新!就业求学又有“新赛道”!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向社会正式发布了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信息,并调整变更了9个职业(工种)信息。自2019年建立新职业信息发布制度以来,人社部已累计发布七批,共110个新职业。

此次公布的17个新职业,包括检验检测管理工程技术人员、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师、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养老服务师、电子电路设计师等; 新增的42个新工种,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服务犬驯养师、睡眠健康管理师、焊接机器人工作站装配工等。

“加快新职业发布、大力培养与之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人社部相关负责人指出,新职业信息的征集、规范和公布,及时、准确反映了市场需求,提升了新职业的社会认同度、公信力。相应职业标准的开发,将为设置职业教育专业和培训项目等提供基本依据,提高技能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维护劳动者发展权益。

​被确立为新职业须具备两方面要素

所谓新职业,是指社会经济发展中已有一定规模从业人员,且具有相对独立成熟的专业和技能要求,但现行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尚未收录的职业。

目前,人社部每年向社会公开征集一批新职业信息,对征集到的新职业建议,按照新职业信息征集发布和职业分类动态调整工作流程有序推进有关工作。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新职业也随之不断形成并发展。

“发布新职业,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是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关键举措,是维护劳动者发展权益、促进技能增收的重要保障。”该负责人介绍说,要被确立为新职业须具备两方面要素:

——基础要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该职业不属于现行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已有的职业,不能与已有职业高度相似;二是该职业不是临时性、公益性等不以获取报酬为目的的非职业性活动;三是该职业活动须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要求。

——加分要素。在新职业评审论证过程中,评审专家从社会性、稳定性、群体性、技术性及独特性等角度对申请设立的新职业给予相应的分值。一般来说,得分越高、越可能被确立为新职业。社会性是指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程度,区域分布的广泛程度,职业的组织化程度等。稳定性是指其群体和组织的稳定程度,职业活动内容及对象的稳定程度等。群体性是指现有从业人员规模,从业人员预期增长情况等。技术性及独特性是指职业(核心)技术的独特程度,职业技术统一规范程度等。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新职业信息是人社部2024年8月发布新职业信息征集通告,向社会征集而来的。征集期间,共收到新职业建议书近400份,经专家评审论证、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意见、向社会公示征求意见后,确立了此次发布的新职业信息。

新职业充分反映新技术新趋势新需求

该负责人介绍说,此次发布的新职业和新工种,紧紧围绕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等要求,充分反映了新技术、新趋势、新需求的发展。主要体现以下特点:

——发展加速化,覆盖范围广。在政策支持、科技驱动和市场需求拉动下,新职业发展呈现加速化态势。近年来,社会各界对新职业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同时,新职业的覆盖范围和领域极其广泛,从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到健康养老、文化创意、现代服务、智能制造等均有所涉及。下一步,预计将在人工智能、康养服务、居民生活服务等领域产生更多新职业。

——顺应新技术发展趋势,反映新业态变革需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深度应用,催生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云网智能运维员等大量数字新职业。碳达峰碳中和持续推进,新型低碳绿色领域和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加大,碳排放管理员、氢燃料电池测试员等绿色职业(工种)应运而生。群众消费升级,对生活品质、健康管理、精神文化、个性化服务需求日益增长,推动了室内环境治理员、睡眠健康管理师等服务领域新职业(工种)的产生和发展;电子商务、共享经济、在线娱乐等新业态发展,孕育了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师、在线学习服务师、电子竞技运营师等新职业。

——增加就业容量,推动产业升级。新职业特别是绿色职业和数字职业,对于推动企业降本增效、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职业的规范和公布,引导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对接、与社会发展同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从而有效解决人力资源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就业矛盾问题。同时,开发新的就业增长点,为劳动者提供更加广阔、多样化的职业发展路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发展。此次发布的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新职业充分体现了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带来的人才需求,有利于推动更多劳动者从事相关工作。

​三大举措加大新职业培育力度

据悉,针对新兴职业领域人才供不应求与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问题,下一步,人社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根据行业产业需求,加大新职业培育力度,在常态化征集发布新职业的基础上,激发就业增长新动能。

一是,加快职业标准制定修订工作。将尽快组织制定此次发布新职业的国家职业标准,提高国家职业标准开发效率和质量,不断完善国家职业标准、行业企业评价规范、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等多层次、相互衔接的职业标准体系,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二是,大力开展新职业培训。指导各地深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围绕新职业等重点领域,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的项目化培训模式,会同新职业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充分摸清劳动者就业和培训需求,对有意愿的劳动者因岗施训,促进其技能就业。加快新职业培训大纲、教材、教学课程、职业培训包等基础资源的开发,为新职业培训提供有力支撑。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增设与新职业紧密相关的专业和课程。加强新职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鼓励龙头企业、行业组织和院校中从事与新职业相关工作的人员参加师资培训,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三是,探索建立新职业观察区域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展重点区域在信息敏锐度和反应迅捷度等方面的优势,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分析研判产业、职业、岗位以及劳动力发展趋势。借助大模型等先进工具,跟踪监测人才分布、职业方向、市场供需状况及培训资源配置情况,为健全完善国家职业分类体系提供动态化、前瞻性技术支持。围绕各区域重点行业领域,探索建立动态监测体系,并指导行业企业建立健全职业标准预研机制,逐步形成“职业发现—能力建模—标准研制”的开发模式和机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向“安”而行,全面筑牢高质量发... (来源:无锡新传媒)转自:无锡新传媒  “安全治理要像钉钉子,一锤接着一锤敲!通过明确违章对单位和个...
优生健康检查 @叶生:她正在备孕,我市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内容和女性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补贴相关政策有哪些?市卫健...
俄方代表团:俄乌首脑会面时机并... 转自:财联社【俄方代表团:俄乌首脑会面时机并不成熟】财联社7月24日电,据新华社,俄罗斯谈判代表团团...
学生干部工作自我鉴定范文 20... 20XX年就要在满天的飞雪中悄然走远,大学生活在忙碌紧张的节奏中就要度过一半了。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电力技术工作自我鉴定范文 电力...  两年多来我在身边师傅同事及领导的帮助下积极开展专业技术工作,我主动上进,虚心好学,不耻下问,苦于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