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蚌埠新闻网)
转自:蚌埠新闻网
5 月 28 日,一段 “朱迅在折多山急救高反游客” 的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让大众看到了舞台之外朱迅身上闪耀的人性光辉。折多山,有着 “康巴第一关” 的称号,海拔 4298 米,壮丽的风景背后,高原反应时刻威胁着前来游玩的游客。就在这一天的下午三点,结束环保公益活动下山的朱迅,偶然间遇到了一名身体不适、面色苍白的女游客。央视主持人朱迅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刻快步上前询问情况。她从随行人员那里拿来氧气瓶,自己半蹲着,小心翼翼地将吸氧管递到游客嘴边,同时还温柔地轻声安慰着:“别担心,慢慢呼吸。” 不仅如此,她还凭借着自身储备的高原急救知识,伸出指尖,精准地按压游客的虎口、内关穴等穴位,以此来帮助游客缓解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在朱迅专业且贴心的救助下,仅仅过了两三分钟,游客的脸色就逐渐恢复了红润,身体状况也有所好转。之后,两人亲切地相拥,还一起合影留念,朱迅紧紧握着对方的手,眼神里满是关切之情。
这一救援画面被完整地记录了下来,从央视主持人朱迅调整氧流量时的专注细致,到按摩穴位时的准确无误,无一不体现出她对高原急救知识的熟练掌握。甘孜州文旅局局长刘洪转发该视频时,也不禁感慨:“这不是作秀,是刻在骨子里的善意。”
作为央视资深主持人朱迅,早已凭借在舞台上的出色表现深入人心。不过,相比舞台上的光彩夺目,她在折多山这次 “跨界救援” 的举动,更让大众看到了她温暖善良的一面。事实上,这并不是朱迅第一次在公众视野之外默默传递温暖与善意。在 2020 年武汉疫情肆虐期间,她默默地向金银潭医院捐赠物资,为抗疫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2023 年,在参与乡村振兴节目的过程中,她深入凉山彝族自治州,自掏腰包购买村民滞销的农产品,帮助当地百姓解决实际困难。这些看似与她主持本职工作不相关的 “非职业行为”,却共同勾勒 出了一位公众人物满满的责任与担当。
有细心的网友还翻出央视主持人朱迅早年在西藏采访时的旧视频,视频中的她同样因高原反应嘴唇发紫,但依然坚持完成录制工作。或许正是因为亲身经历过缺氧带来的痛苦,所以当她遇到他人处于危难之中时,才能迅速感同身受,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这种能够将自身经历转化为对他人善意的能力,让朱迅身上的明星光环不再让人感到遥不可及,反而成了拉近与普通人之间距离的情感纽带。
甘孜州文旅局对央视主持人朱迅这次救援行为给予了高度赞扬,这背后反映出地方文旅对于 “正能量明星” 的强烈渴望。近年来,明星与地方文旅的合作屡见不鲜,但大多数仅仅停留在表面的 “打卡宣传” 层面。而像朱迅这样,既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又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救助游客的 “实操型明星”,无疑为文旅合作树立了优秀的典范。就像刘洪在转发视频时所说:“真正的文旅宣传,不是摆拍美景,而是传递旅途中的温暖与安全感。”
朱迅在折多山的这次救援行动,看似是一次偶然事件,实则有着其必然性。它深刻地揭示了一个朴实的道理:真正的明星影响力,并不在于拥有多少流量,而在于能否运用自身的能量去照亮他人前行的道路。在如今娱乐圈 “人设崩塌” 简称“塌房”的新闻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的局面下,朱迅采访这种 “接地气的善良” 显得尤为珍贵。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明星正在努力打破大众眼中 “花瓶” 的刻板标签,用实际行动重新诠释公众人物应有的价值。正如折多山救援视频中游客与朱迅紧紧拥抱的画面所展现的那样,当明星能够走下高高在上的 “神坛”,成为在他人需要时 “能伸手扶一把” 的普通人,他们与观众之间建立起的情感联结,才会变得坚不可摧。朱迅用自己的行动为公众人物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做出了一次完美的示范,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善良与担当。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不代表蚌埠新闻网的观点及立场。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蚌埠新闻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对此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