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电池工业网)
本网讯 近日,上汽清陶中试线在上海正式启动。这是自2020年首次合作以来,上汽与清陶能源联手取得的又一成果。
上汽清陶将依托上汽集团与清陶能源在固态电池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发基础,协同开发新一代固态电池产品,致力于材料、电芯、系统的创新研发,实现固态电池的装车量产,构建以上海为中心的全固态电池产业科创高地。
作为一家锂电池生产材料及设备研发商,清陶能源主要从事固态锂电池生产材料及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目前,清陶能源在固态电池产业化方面已经有了明确思路。
技术路线上,清陶能源第一代半固态采用氧化物+聚合物复合电解质,第二代固态采用氧化物+卤化物+聚合物复合路线,正极则采用高电压锰基、负极采用合金型。
量产时间上,第一代半固态电池液体含量5%~15%,已实现量产;第二代固态电池液体含量< 5%,2024年开始量产,2025年将有多款车型搭载;第三代全固态电池正在验证中,预计2027年量产装车。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刚刚推出了一款搭载清陶能源半固态电池的车型。在日前举行的上汽全新MG4沟通会上,上汽MG总经理陈萃透露MG4将全球首次量产搭载半固态动力电池。
该车型搭载的动力电池来源于其合作伙伴——清陶能源。双方联手开发的的70kWh半固态电池电解质含量仅5%,远优于行业10%~15%,接近“准固态”,能量密度达180Wh/kg,综合续航537公里(CLTC标准),通过360度针刺测试不起火。
这款车型将于8月5日正式亮相,起售价预计不到9万。此前,搭载半固态电池的车型来基本集中在车型级别在C级,售价在30万元区间的高端车型,上汽全新MG4则打破了前沿技术通常率先应用于高端车型的惯例。
这也侧面表明半固态技术上在逐步成熟,为后续全固态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技术和应用基础,有望加速推进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
半固态电池技术,正在重塑汽车市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