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每日电讯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其遵守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据媒体报道,近一段时间,一些网购平台发起“0元购”“满18减18”等补贴行为,使大量餐饮企业陷入“不参与就没流量,参与就破价亏损”的恶性循环。部分平台虽然已被约谈,但外卖大战并没有彻底偃旗息鼓。
“0元购”只是“内卷式”竞争的一个案例。一段时间以来,从新兴行业到传统产业,相继陷入降价的恶性循环中。“内卷式”竞争已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凸显出整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表面看,平台企业搞“价格战”是在争夺即时零售市场,但其本质则是用补贴催生一个不存在的“泡沫市场”,是一种低效甚至无效竞争。“0元购”或许一时让消费者得利、商家涨单、骑手增收,但几乎每一轮“烧钱大战”过后,都伴随着新的负面效果。而“爆单”留下的非理性消费、客单利润摊薄、骑手疲于奔命、商品质量与服务下降等“后患”,则需要市场和消费者用更长时间消化。
从上述情况不难看出,“内卷式”竞争具有鲜明的内耗性,消耗了市场资源,阻碍了供需平衡,抑制了创新活力,不利于发展。说白了,“内卷式”竞争没有赢家。
既如此,为何此类竞争总也没有尽头?究其原因,当前不少行业进入新旧动能转换与存量竞争阶段,低价、低质、低水平竞争现象蔓延,不正当竞争、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多发高发,严重扭曲了市场机制,损害了公平竞争秩序。另一方面,不少企业在多年发展中习惯了扩张数量、“摊大饼”式发展,创新意识不够,创新能力储备不足,难以走出“拼价格”泥潭。
整治“内卷式”竞争已经有法可依。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加强了对平台企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破除“内卷式”竞争,需多管齐下共同发力:首先,要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基础制度,塑造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其次,要推动区域协同治理,引导地方政府摒弃重复建设与无序竞争,构建差异化、互补型产业发展新格局。此外,还需要最大范围地形成行业共识,倡导“增量创造”,摒弃“存量博弈”,在良性的“你追我赶”中实现共同发展。“大企业卷小企业”带不来长久效益,头部企业需从“资源占有者”转向“生态构建者”,引领行业创新发展。
总之,“内卷式”竞争成因复杂,治理需要尊重经济规律,把准脉搏、找到症结,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破“卷”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