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上海7月23日电(葛佳明) 22日在中国船级社(CCS)主办的“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能级提升研讨暨中国船级社2025年理事会”上,中国船级社宣布其国际船舶检验业务运营功能落地上海。
上海市副市长张小宏在致辞中表示,中国船级社国际船舶检验业务运营功能落地,必将为上海航运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上海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国船级社的合作,全力支持其在沪发展,助力中国船级社提升技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
据了解,中国船级社(CCS)成立于1956年,其角色不只是检验服务,还可制定船舶技术规范标准,曾设立上海分社等检验机构,但船检业务的决策权仍在北京。如今决策团队从北京迁至上海,不仅是简单的功能平移,而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深刻变革。
中国船级社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船检部门设置按业务来划分,审图、建造、产品、运营检验等归属不同部门。这次进行流程重塑,在上海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能更好地对接客户需求,实现对市场需求的高效响应,并提升服务与本地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步履不停。2025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以下简称“指数”)显示,上海紧随新加坡、伦敦之后,连续六年位居国际航运中心第三名,较新加坡、伦敦两大“国际顶流”的得分差距总体呈收窄趋势。上海港成为全球首个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0万标箱的港口,连续十五年蝉联全球最繁忙集装箱港口桂冠,彰显了上海港世界一流航运枢纽的地位。
高端航运服务业是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软实力和关键性指标,新加坡和伦敦在航运服务领域的领先优势依然显著,因此,补齐航运服务业的短板是提升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的关键抓手。上海市交通委航运处调研员朱昊表示,上海需要中国船级社这样的“国家队”加盟,双方将通过政策联动、数据共享、技术攻关,共同打造国际航运服务创新高地。
一方面,中国船级社是我国船检主力军和国家队,其已全面达成国际一流建设目标,检验船队达3.6万艘、2.1亿总吨;另一方面,其还可制定船舶技术规范标准,航运业相关的清洁能源认证,甚至陆上设施的认证,都有赖于船级社的技术储备和权威认证,有望推动中国海事标准更好地“走出去”,增强上海在全球航运规则制定中的影响力。
中国船级社副社长江亚峰说表示,未来中国船级社计划在上海建设船海国际技术标准创新中心、航运技术国际交流合作中心,以科技创新赋能航运发展,搭建全球海事合作高端平台。
与此同时,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大趋势已不可阻挡,全球主要航运中心都在抢抓“换道超车”窗口期。船级社则通过深度对接智能航运、绿色低碳等行业前沿趋势,持续研发适配国际标准的新型入级服务产品,推动船舶检验服务向专业化、智能化、国际化方向迭代升级,进一步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编辑:林郑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