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速览:26.8万/吨跃升,短期波动受何驱动?
今日长江现货1#锡价报268,250-270,250元/吨,中间价269,250元/吨,单日上涨2500元。这一波动背后,是宏观政策预期、地缘避险情绪与供需基本面的多重拉扯——既受国内稳增长政策红利提振,又因海外关税倒计时、地缘扰动承压。
宏观分化:新能源政策VS地缘避险,锡市韧性何在?
全球经济“冰火两重天”:发达经济体受通胀黏性与政策摇摆拖累,新兴市场则面临贸易壁垒与转型压力,但新能源扶持政策(光伏、电动车)与半导体战略地位提升,仍为锡的中长期需求注入“韧性锚”。反观短期,8月1日关税大限逼近、美欧贸易协议未决,叠加特朗普“鲍威尔离任”表态扰动,市场避险情绪骤升,外盘金属弱势震荡;国内工信部即将发布有色行业稳增长方案,政策红利释放或成锡价反弹关键支撑。
供应端:印尼(能源转型致产能外迁、出口配额缩减)、缅甸(佤邦复产慢)等地供应扰动持续;国内云南/广西矿山品位下滑、成本攀升,中小矿山退出;江西/云南冶炼厂因原料紧张、成本高企,开工率低位;再生锡因废料回收成本高,增量有限。需求端:新能源成核心增长引擎(光伏焊带用锡量年增超20%,新能源领域消费占比突破28%);传统领域疲软——半导体库存调整未结束(焊料需求短期弱)、智能手机需求不振(政策仅部分抵消下滑)、PC增速或放缓(产能迁出+关税不确定);光伏抢装潮后需求退坡,组件产量下降,排产走弱。
产业链博弈:资源瓶颈VS成本压力,谁主导定价?
上游资源枯竭叠加环保压力,新矿开发周期长(短则3-5年),资源瓶颈难解;中游冶炼厂因原料短缺、成本高企,依赖长协采购,利润空间被压缩;下游电子/光伏企业虽需求刚性,但锡价波动推高采购成本,替代品成本更高,企业降本诉求迫切。产业链上下游“博弈加剧”,定价权向资源端倾斜。
后市预判:高位震荡后,或迎方向性转折?
短期锡价或维持“高位震荡后下跌”格局,核心运行区间或在268,000-268,900元/吨。当前支撑因素为供应扰动未完全缓解、新能源需求韧性;压制因素则是传统领域疲软难补、高价抑制下游采购。若后续供应紧张缓解(如印尼配额放松、国内矿山复产)或传统需求超预期复苏(如半导体库存去化、手机销量回升),价格或迎来方向性转折。需重点关注:宏观政策落地效果、印尼/缅甸供应动态、新能源与传统领域需求边际变化。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Hehson合作大平台期货开户 安全快捷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