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的小张去年因肛周脓肿接受手术治疗,但术后创口迟迟未愈合。今年年初复查时,他被确诊为克罗恩病。今年5月,小张出现持续发热,于是前往医院就诊,完善胸部CT检查,医生高度怀疑肺结核。为明确病情及系统诊疗,小张随后转入湖南省胸科医院内三科。小张在该院系统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近日已出院,回家服药治疗。
克罗恩病常被称为“不死的癌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一旦消化道发生炎症,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便会受损,导致食物无法有效转化为能量,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患者不仅难以进行正常的体育锻炼,其工作和生活也会受到极大干扰。更值得注意的是,若克罗恩病与结核病并存,将对患者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并给临床诊疗带来巨大挑战。
该院内三科主任梁珍介绍,克罗恩病可累及从口腔至肛门的整个消化道,其中回肠末端及邻近结肠是病变“重灾区”。它如同在消化道内“搞破坏”的捣蛋鬼,会引发多种症状:反复腹痛、频繁腹泻等,大便常呈糊状,或伴有黏液血便。长期患病可因营养吸收障碍导致体重下降、贫血,甚至引发肠梗阻、肠瘘等严重并发症,使消化道严重受损。而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堪称“潜伏高手”,虽最常侵犯肺部,但肠道、腹膜、淋巴结等部位也难幸免。
梁珍提醒,在饮食管理方面,克罗恩病患者需坚持低渣、易消化饮食,避免刺激肠道;结核病作为一种消耗性疾病,患者则需保证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对于克罗恩病合并结核的患者,应选择鱼、蛋、奶等优质蛋白和新鲜蔬果,严格避免辛辣、生冷、油腻食物,这样既能减轻肠道负担,又能满足结核康复的营养需求。在生活方式上,所有患者都应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劳累加重病情。同时,需关注心理健康,长期疾病困扰易引发焦虑、抑郁,患者需努力保持积极心态,家属也应给予充分的心理支持,特别是学生及年轻患者,更需调整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梁珍特别强调: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克罗恩病患者,若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尤其出现持续高热、明显盗汗、咳嗽咳痰甚至咯血,或在身体其他部位发现淋巴结肿大等情况时,应高度警惕并发结核的可能,务必及早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