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话语】录取通知书追求“网红”设计时,更应坚守创新底线
创始人
2025-07-23 10:52:47
0

转自: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苑广阔

  7月21日,设计师光亚平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华东理工大学2025年本科录取通知书涉嫌抄袭了自己多年前为南昌大学设计的本科录取通知书,引发讨论。(7月22日澎湃网)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2025年本科录取通知书被设计师光亚平指控涉嫌抄袭其此前为南昌大学设计的作品,引发舆论关注。据光亚平所述,华东理工的通知书在“树叶”栅格动态效果、校史年份排版等多个设计元素上与其作品高度相似。尽管校方回应称“正在了解情况”,但这一事件已对高校形象造成一定冲击。当前正值全国高校发放录取通知书的高峰期,此事无疑给各大高校敲响警钟:录取通知书可以充满创意,也可以简洁朴素,但无论如何,原创精神不应缺席。

  录取通知书作为高校给予新生的“第一份礼物”,承载着学校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在通知书设计上投入更多心思,如清华大学的立体校门、浙江大学的“金榜题名”卷轴等,均因其独特创意而广受赞誉。然而,此次争议的核心在于,华东理工的通知书设计被指与南昌大学早前的作品在核心创意上高度雷同——同样是抽动格栅、动态树叶效果,甚至校史年份的排版方式也如出一辙。尽管栅格动态设计本身属于常见技术,但正如光亚平所言,“让什么东西动起来,才是设计的核心”。如果两校的通知书在视觉呈现、交互逻辑上过于相似,难免让人质疑其原创性。

  从法律角度看,仅凭现有对比尚不能直接认定著作权侵权,因为“标题排版、年份排列等属于常见表达,较难主张独创性”。然而,若设计被认定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商品服务,则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更重要的是,即便最终法律层面未认定侵权,舆论场的负面影响已然形成。高校作为学术与创新的高地,若因通知书设计陷入抄袭争议,难免会让公众对其治学严谨性产生质疑。

  此次事件也反映出部分高校在设计管理上的疏漏。无论是自主设计还是外包合作,高校都应建立严格的审核机制,确保作品的原创性。大学录取通知书如请设计师做设计,需注意培训审核,避免抄袭侵权的舆情甚至诉讼。高校的声誉不仅体现在学术成就上,也体现在细节之中。一张录取通知书,虽小,却代表着学校的价值观——是鼓励创新,还是纵容模仿?

  录取通知书的核心价值在于传递学校的文化与温度,而非单纯追求视觉冲击。它可以是精致的艺术品,也可以是朴素的信函,但无论如何,原创精神不可或缺。此次争议提醒我们,高校在追求“网红”设计的同时,更应坚守创新底线,避免因抄袭争议损害自身公信力。毕竟,大学的真正魅力,不在于通知书的形式,而在于其内在的学术品格与创新精神。

责任编辑:曹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天禄科技控股股东梅坦拟减持不超... 7月23日,天禄科技(301045)发布公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梅坦因自身资金需求,计划自公告...
IEA:全球液化天然气供应明年... SHPGX导读:国际能源署表示,明年全球液化天然气供应将出现2019年以来的最大增幅,主要受北美产量...
专家称印度改善印中关系意愿上升 【#专家称印度改善印中关系意愿上升#】#专家预测中国赴印游客将增加#印度驻华使馆23日发布“旅游签证...
俄总统新闻秘书:俄乌第三轮直接...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23日说,俄罗斯和乌克兰第三轮直接谈判将于当晚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俄方...
阿里夸克健康大模型通过主任医师... (来源:来咖智库)7月23日消息,夸克健康大模型通过中国12门核心学科的主任医师笔试评测,成为国内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