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 北京报道 近日,为深入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并印发了《城市更新规划编制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导则》明确了编制城市更新规划的基本要求、规划编制内容、保障措施等,旨在指导各地制定实施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建立完善“专项规划—片区策划—项目实施方案”的规划实施体系。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城市更新作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品质、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手段,是新时期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在此背景下,《导则》的出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各地城市更新规划的编制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
《导则》明确,城市更新规划编制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将城市更新规划贯穿于城市建设、运营和治理全周期,做到资金和要素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要坚持保护第一、应保尽保、以用促保。城市更新规划编制实施全过程、各环节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彰显城市特色风貌。
《导则》强调,要坚持先体检后更新、无体检不更新,将城市体检发现的问题作为城市更新工作重点,建立“体检发现问题、更新解决问题、评估更新效果、推动巩固提升”的闭环工作机制。并建立政府引导,居民、产权人、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城市更新规划编制实施的工作机制。
在规划编制内容方面,《导则》明确,要建立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片区策划、项目实施方案的规划编制实施体系,确保从规划编制到实施落地的一致性。
其中专项规划主要包括城市体检、规划目标、重点任务、城市设计、片区指引、项目库、保障措施等内容。片区策划主要包括片区体检、功能业态、更新项目、设计引导等方面内容。项目实施方案则应当落实城市更新片区策划要求,作为项目实施的依据,包括基础条件、更新方式、设计方案、资金测算、运营模式等内容。
此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董事长袁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建立完善“专项规划—片区策划—项目实施方案”的规划实施体系,突破了以往碎片化的城市更新方式,强调小的更新改造项目也要有明确的规划目标,要嵌入整个规划体系,成为促进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文脉赓续、品质提升,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环节。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导则》的发布对于推动城市更新行动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它不仅为各地城市更新规划的编制提供了操作指南,也为城市更新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科学编制城市更新规划,能够更好地统筹资源,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品质,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去高邮(我与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