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日报)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乌海7月22日电 (记者 郝飚 见习记者 李浩)7月18日,一场紧张激烈的文字听写大赛在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小学举行。来自海勃湾区各中小学的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在一笔一画的书写中,夯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基础。
“形容人因害怕或顾虑而不敢说话的状态,比喻在压力下保持沉默。请就这一词意,写出与之相符的成语。”“请1号代表队书写诗句‘客舍青青柳色新’的上一句”“请教师组参赛队员就所看沙画内容写出对应诗句”……决赛现场,参赛选手就所给的题目凝神思考,谨慎写下答案。评委就选手们的综合表现进行点评。
此次比赛分为小学组、初中组、教师组3个参赛组别,共有18支代表队、50余名队员参加比赛。比赛采用现场听写的方式进行,设置了小试牛刀、点字成诗、字正腔圆、眼疾手快等4个环节。师生们以笔为媒、以字传情,在一撇一捺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展示其独特魅力。
来自海勃湾区第五小学代表队的队员赵妃然在比赛中发挥出色,这得益于她的日常积累。“老师鼓励我们多看一些历史类书籍,增加自己的阅读量。日常我还会记录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有时会把作品投稿给报刊。”赵妃然说。
海勃湾区第五小学教务主任赵楠告诉记者,该校会经常举办书香阅读、诗词大会、语文节等活动,提升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让孩子们说好国通语、写好规范字。
祁昊是海勃湾区滨河小学的一名教师,也是今天教师组的一名参赛选手。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她会以身作则说国通语、写规范字。“参加今天的比赛,我非常开心,通过沙画写出相对应的诗词非常考验我的知识储备,比赛让我对中国悠久的诗词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祁昊表示,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她将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们保持良好的书写习惯,提升学生们国通语的表达与应用能力。
海勃湾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培养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比赛不仅为师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更激发了青少年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接下来,海勃湾区将继续开展听写大赛、诗词大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人才链撬动产业链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