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信证券)
《赛道风向标》专栏准时与您见面了,为您聚焦赛道热点,捕捉风向变化。
多变行情,我们希望借助中信证券的投研力量,通过热点事件解读、资金流向透视、未来一周大事件梳理,助力大家捕机会、防风险,掌握投资先手。
本文为专栏第38期,供您参阅。
热点透视
分 享 嘉 宾
01 5大增量资金,助力市场走强。
6月以来,市场最大的变化是逐步从存量市场转为增量市场。
牛市往往建立在一批投资者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赚钱效应,之后带动风偏持续提升,带动新发产品回暖。
今年以来,截至上半年,如果我们把港A作为一个整体,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恒生高股息指数的年内涨幅分别达到19.2%、16.7%和18.1%,主动权益产品平均收益达到7.3%,是2022年以来首次跑出正超额,而同期沪深300和上证指数只有1.2%和3.6%。产品发行上也有类似特征。2014年的回暖是先从私募开始,根据私募排排网的数据,2014年全年成立了5300只私募产品,不少是公募基金经理“奔私”。今年前5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备案规模达到1541亿元,同比增加151%,备案数量逐月递增。整个上半年,权益类公募新发规模2350亿元,同比增加124%,被动型产品单月新发规模均超过200亿元,而6月的主动权益产品新发规模达到296亿元,创2022年以来单月最高值。尽管离2020~2021年顶峰时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但持续温和复苏已是事实。
因此,汇金、保险、私募、公募、ETF 形成了增量合力,助力市场流动性中枢抬升。
02 反内卷,为市场提供了一个不断激发预期的催化因子。
中央财经委着重讨论统一大市场,反内卷的政策能级提升。我们认为,只要问题和目标摆在台面上,被广泛地讨论,后续就只是解决方式、节奏和时机问题,对内需偏弱和内卷问题本身继续悲观已无意义。
如果说2023-2024是全社会对“要不要宽松”、“要不要坚定稳定资产价格”从分歧走向共识的过程,那么今年就是对“如何刺激内需”、“如何解决低迷的价格信号”从分歧走向共识的过程。我们预计不少长效的思路调整可能会在“十五五”规划的指导意见当中予以明确。
在短期内,反内卷政策本身到底有什么可能并不重要,提供一个长期叙事激活市场增量流动性可能更为重要。其实类比2014年的“一带一路”,也是一个超长期的叙事逻辑,真正结束工业品价格普跌的政策是棚改货币化安置、“三去一降一补”,都是2015年才提出来,而PPI同比出现拐点是2016年初。但这些都不妨碍2014-2015年上半年A股市场出现一轮波澜壮阔的流动性驱动的牛市行情。
A股整体走牛的基石还是大量低位制造业公司开始上涨,许多板块目前持仓结构已出清的比较彻底,反内卷提供了一个不断激发预期的催化,而至于现实如何,短期来看可能并不重要。
03 中报预告强制披露日截止,北美AI供应链、游戏业绩有亮点。
截至2025年7月16日,A股2025年中报预告披露率27%,预喜公司占比43%,与上年同期基本一致。预喜比例较高的有非银、上游资源品和出口导向的制造业,沪深300为代表的大盘蓝筹预喜率相对中小票明显更高。
大类行业层面,科技中报亮点集中在北美AI供应链、游戏,内需利润相对平稳,稳定好转的行业包括消电、软件、应用等,部分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实现毛利率的提升,下半年需关注AI产业趋势在生态领域的兑现;上游资源品以价格为线索,短期承压的黑色系和新能源上游需观察“反内卷”政策对供需的影响;消费整体虽面临需求疲弱与竞争加剧,港股新零售龙头预计盈利好于A股,A股部分子行业景气回升,龙头企业展现较强韧性;医药板块中报预告业绩表现较为稳健;金融板块券商中报预告盈利高增长。
04 4大逻辑,支撑恒生科技的未来弹性。
港股里面,恒生指数和恒生高股息都处于过去10年很高的估值分位(76%和94%),只有恒生科技处于低估值分位(15%)。
支持恒科向上弹性的逻辑主要有:1)即时零售补贴战不会长期持续,是暂时的;2)互联网头部公司的AI应用潜力远远没有被释放和定价;3)半导体国产替代行情;4)智能车的反内卷和新品驱动。这些因素的陆续兑现都有助于促使恒科再上一个台阶,因此我们依旧认为当前位置是一个调整港A配比的窗口。
资金捕风
正如我们常说,市场走势,表面看起来纷繁复杂,但无一不是资金博弈的结果。
利用市场大数据,我们可以清晰知晓资金在不同赛道间的调仓变动。为了方便大家更加落地投资,我们特以ETF为例,梳理近5个交易日(2025年7月15日至7月21日,下同。7月22日数据将于7月23日公布)的重要变动。
从数据来看,近5个交易日,市场维持强势,站上3500点后节节走高,成交也开始放量。在此期间,股票型ETF小幅净买入5亿多元,较此前5个交易日的百亿净买入大幅缩水,具体看点我们做如下梳理。
01 资金顺势买入
近5个交易日,上涨方向较多,尤其是云计算、通信设备、港股通创新药等方向,不少指数涨超8%。
落地到ETF市场,资金顺势净买入的数量超200只。其中,跟踪香港证券、港股通互联网、港股通非银、动漫游戏等指数的7只ETF获超10亿元资金净买入,获超亿元净买入的ETF则有51只。
近5个交易日资金顺势净买入前20高ETF概况,如下表所示,供您参阅。
近5个交易日
资金顺势净买入TOP20 ETF一览
数据来源:Wind,中信证券客群发展中心整理;数据截至2025年7月21日。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表现,此处仅为历史数据统计结果,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或宣传推介。
02 资金逆势布局
逆势入场,也就是我们说的越跌越买,也是一种常见的投资思路,我们同样做了梳理。
近5个交易日,下跌的方向极少,主要是集中在前期涨幅较为明显的银行、红利、微盘股等方向,调整幅度整体较小,相关指数跌幅均在3%以内。
落地到ETF市场,资金逆势买入30多只。其中,跟踪红利低波指数的1只ETF获超10亿元资金净买入,获超亿元净买入的ETF则有10只。
近5个交易日资金逆势净买入前20高ETF概况,如下表所示,供您参阅。
近5个交易日
资金逆势净买入TOP20 ETF一览
数据来源:Wind,中信证券客群发展中心整理;数据截至2025年7月21日。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表现,此处仅为历史数据统结果,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或宣传推介。
未来一周大事前瞻
2025/7/23
首届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发展大会
标签:低空经济
2025/7/24
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
标签:一带一路、人工智能
2025/7/26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标签:人工智能
2025/7/30
2025世界智能汽车
标签:智能汽车、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