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作为从基层走出来的媒体人,徐州市肢残人协会主席、徐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广播中心主持人郑硕,用一档广播节目温暖一座城。今年,她被表彰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她说,“从物质帮扶到精神鼓励,希望通过探索创新,让残疾人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接纳。”
郑硕
1990年,17岁的郑硕因家庭变故被迫辍学,肢体残疾的她进入徐州表牌厂上班。她白天在流水线工作,夜晚伏案苦读,用5年时间通过了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自学考试。那段时间,她每天收听广播电台,喜欢打电话与主持人互动交流。后来,在电台招聘主持人时,她积极报名并通过审核,成为兼职晚间节目主持人,2000年正式入职电台。郑硕格外关注残疾人群体,2006年,她向台里申请开播《爱心徐州》栏目,联合市残联、市慈善总会等机构,通过“收集需求一选取素材-策划活动-救助群众-实时报道-总结成果”的过程,为困难群众提供切实帮助。
2023年,作为江苏省肢残人协会副主席,郑硕得知徐州市一家医院与北京秦泗河医疗团队有合作关系,可以免费为徐州14-20周岁的肢残青少年进行矫正手术。在徐州市残联的指导下,郑硕与医院合作“新出发肢残人矫形手术公益项目”。术前,工作人员入户探访摸排;术中,全程陪伴,给予家属和患者心理支持;术后,持续跟踪手术效果及康复实施情况。最终,8名肢残青少年成功完成手术,他们有的人考入大学,继续追求知识梦想;有的人步入职场,开启人生新征程。
为了更好地服务残疾人,郑硕组织肢残协会的工作人员依据残疾人身心特点,设计了涵盖矫形康复、技能培训、心理建设、就业指导等全方位的帮扶体系,不断开拓专门协会残疾人服务新模式。近年来,“时光的齿轮”残疾人大学生就业辅导、“DMD(杜氏肌营养不良)儿童暖光计划”“重度脊髓损伤者训练营”“爱阅读·绘梦想读书会”“罕见病声音博物馆”等活动帮助了更多残疾人。
作为媒体人,郑硕用话筒为困难群众发声,用镜头定格温暖瞬间;作为协会工作者,她用爱心传递社会的温度,用行动搭建希望的桥梁。未来,她将继续以爱为光,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昇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