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维科网光伏)
7月21日,易成新能(300080.SZ)发布公告,其全资子公司河南中原金太阳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中原金太阳”)成功引入河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河南资产”)与河南工融平煤神马股权投资基金(下称“河南工融”)联合增资5亿元,以破解高负债僵局。增资完成后,易成新能持股比例降至64.62%,但中原金太阳仍纳入其合并报表范围。
本次增资以每股1.0148元定价,对应中原金太阳净资产评估值,49,269.67万元计入注册资本,730.33万元计入资本公积。
交易完成后,股权结构调整为:易成新能持股64.62%(此前为100%持股),河南资产持股21.23%(出资3.00亿元),以及河南工融持股14.15%(出资2.0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两家投资方均具深厚国资背景:河南资产由河南投资集团等控股,河南工融则为易成新能控股股东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关联方,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战略动因:降负债成当务之急
增资资金将全额用于偿还中原金太阳的金融负债,特别是高息银行贷款。这一操作直指子公司的财务结构痛点:尽管2024年其带息负债规模未披露,但偿债压力已明显拖累母公司业绩。
行业分析指出,当前光伏电站运营板块面临融资成本高、补贴滞后等压力,此次增资通过“股权置换债务”,可快速降低资产负债率,优化现金流。易成新能在公告中强调,此举是落实高质量发展、降低负债率的关键举措。
中原金太阳作为易成新能光伏产业链下游的核心载体,主营光伏电站投资与运维。其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中原金太阳实现营收3.09亿元,净利润达到3912.56万元;而进入2025年一季度,其营收继续稳健,达到1.29亿元,净利润也有1516.23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母公司整体面临亏损的情境下,中原金太阳连续保持正向利润,成为集团内稀缺的优质资产。其电站资源集中于河南,受益于当地光照资源及电网消纳能力,资产质量获得资本认可。
2024年亏损8.51亿 一季度续亏
易成新能近年业绩承压明显,光伏行业产能过剩与价格战导致其主营电池片业务持续亏损。
2023-2024年,该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98.84亿元、34.2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6亿元和-8.51亿元。其中2024年业绩大幅由盈转亏。
2025年一季度,该公司实现营收9.69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4,803.00万元,亏损同比扩大。
在此背景下,公司战略重心已从制造端转向运营端。2024年,其将电池片资产出售给控股股东平煤神马集团,转而聚焦电站开发与储能业务。此次子公司引战,是轻资产化转型的关键一步。
光伏进入“幸存者游戏”
当前光伏行业正经历残酷出清。据行业监测数据,2025年上半年多晶硅价格跌破5万元/吨,较2023年高点下跌72%,大量二三线企业陷入停产。
在此背景下,国资背景企业凭借融资成本优势加速整合资源。河南资产与河南工融的入局,不仅提供资金,更可能导入地方政府项目资源——例如河南规划到2025年新增光伏装机15GW,本地化企业将优先受益。
此举或推动子公司治理市场化,倒逼资产效率提升。长期来看,河南工融作为平煤神马系资本纽带,有望推动中原金太阳与集团内部煤电企业形成“绿电替代”协同。
随着5亿元增资落定,易成新能短期债务风险得以缓释,但其能否借势打通“电站运营+储能”的盈利闭环,仍需观察2025年下半年业绩拐点是否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