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项目接连爆雷,谁来保护“养老梦想家”
创始人
2025-07-22 18:09:04
0

作者:伍里川

  “我们以为买的是养老保障,结果成了资本游戏的牺牲品。”不久前,知名康养公司山屿海集团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立案侦查。案件涉及康养旅居、房产托管、电子产品租赁等多类高收益理财产品,总涉案金额预估超40亿元,受害者以中老年群体为主。无独有偶,舜辰老年公寓项目近期亦爆雷,停止兑付本息。十余年间,舜辰集团通过承诺保本付息的借款、预付房款每月返还租金、认购原始股等数种形式,吸收4000余名债权人的存款,其中大部分是居住在老年公寓内的老人及其亲友。

  此类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为本质的“投资”,还有多个案例。例如,2022年1月媒体报道:近2400人6亿资金被套牢,成都置信康养平台养老项目爆雷维权难。2024年2月,媒体报道了长沙爱之心养老公寓爆雷案,其间也有“非吸”阴云弥漫。

  众多老年人倒在“康养童话”里,原因是多重的。客观上,一些康养项目由大公司、大品牌主导,体量和规格有吸睛效果。例如,舜辰集团旗下关联了18家公司,共运营了3个养老机构项目,总资产25亿元,机构体量和产业规模位于浙江省前列。而山屿海集团也有着“候鸟式旅居第一股”的光环。相关康养项目中,康复医院、护理院、食堂、超市、剧苑等配套设施往往一应俱全,让一些老年人产生“项目不可能出问题”的幻觉。

  一些老年人并不是天生易骗,起初也是抱着投一点小钱试试看的想法进入相关项目,但后期却被所谓“稳定的收益”冲昏头脑。舜辰案中,一位老人在拿出10万元试水后,利息越领越多,攒起来变成本金又投进去,为了获得更大的回报,他几乎把全部积蓄都借给了舜辰公司。与其怪这些老人贪心,不如说某些项目所精心培育的“稳赚不赔”的氛围有毒。

  某些康养项目暗藏各种危机和漏洞,即使不是故意忽悠,也很难长久维系。很多康养基地以“候鸟式旅居”为噱头,通过自建、托管、加盟等方式迅速扩张,将其包装成“高端养老社区”,这种模式下,过度投资与资金挪用等问题滋生的风险链条早已形成。类似项目以“免费旅游+健康服务”、房产托管业务吸引会员投资,其中的金融黑洞加上重重隐患,让老年人防不胜防。

  康养项目爆雷事件危害深重。众多中老年人辛辛苦苦积攒的财富一夜归零甚至背上沉重债务负担和精神负担,陷入苦苦维权的境地,让晚年生活蒙上厚厚阴影。爆雷项目的增多,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行业信任危机。对此问题,绝不可小视。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3.1亿人。到2035年,旅居康养产业规模将达5万亿元,市场潜力巨大。当下,康养项目方兴未艾,一些为中高端人群服务的康养项目更是成为很多老年人的心头好。在这些项目中,不乏规范化的、创新式的项目。但诸多康养项目爆雷事件提醒,一方面,老年人需要擦亮双眼,仔细甄别康养项目的性质,不要被某些机构的甜言蜜语所蒙蔽,更不要贪心于利息等小利,从而被卷入漩涡。另一方面,作为长期项目,康养项目建设容不得投机和“便宜行事”。康养行业本身需要加速进行优胜劣汰,让那些居心不良、大玩庞氏骗局的康养项目“逐出”,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更重要的是,针对市场乱象,监管部门当持续发力、强化监管效果。一些康养项目乱来一气,并不是一时头脑发热,而是蓄谋已久。例如,养老机构预收服务费依法受到严格约束,但现实中,违规销售“会员卡”现象较为普遍。一旦这一销售行为成为新老投资者的“击鼓传花”,资金链断裂就是大概率后果。对相关问题,必须将监管关口前移、压实监督监管责任、推行常态化监管,及时发现和遏制机构任性行为,为行业“排雷”,为群众解忧。(伍里川)

[ 责编:郝悦 ]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北京曲艺创演周开启:潮... (来源:千龙网)7月21日晚,2025北京曲艺创演周开启,一连三晚在东城区文化馆进行曲艺新创作品公益...
特朗普将菲律宾对美出口商品的关...   唐纳德·特朗普称美国与菲律宾达成贸易协议,将菲律宾对美出口关税税率从20%降至19%,这是在8月...
人社部发布17个新职业42个新... (来源:千龙网)昨日(2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该部政策研究司司长、新任新闻发言人...
“演唱会经济”带动文娱旅游消费... 转自: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刘萌    近两年来,演唱会经济蓬勃发展,“为一场演唱会奔赴一座城”...
最新或2023(历届)辞职报告...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自最新或2023(历届)3月6日进入公司,到现在已经一年有余了,正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