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 演唱会强实名,打击黄牛就得下狠手
创始人
2025-07-22 16:50:32
0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近日,易烊千玺演唱会开启预售,其中强实名入场的规定引发不小关注——验票时将对入场观演人的人脸、证件、电子票进行比对,全部信息确认一致后方可入场。

当下,黄牛猖獗俨然成为演唱会经济的一大痛点,广大歌迷苦之久矣。甭管哪位歌手、在哪开演唱会,无论歌迷手速多快,总是一票难求。可一转头,线上线下的黄牛却已把票炒到了天价,一张票动辄上万元。更甚的,不少求票心切的歌迷还掉入骗局,花了钱却拿不到票,落个“人财两空”。对此,有歌手粉丝团一度打出“宁可演唱会门口站,也不能让黄牛赚”的旗号,自发抵制黄牛票。

歌迷抵制黄牛固然出了口气,但黄牛横行严重滋扰演艺、文博等市场,不只是娱乐事件,更是法律问题。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等,黄牛销售演出票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可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此外,为了从源头上整治非法倒票行为,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等此前均发布通知,明确提出大型演出活动实行实名购票和实名入场制度。这道“硬杠杠”,也意味着买家无法再拿着他人“已购票”的身份证入场,从过往实践来看,也确实将一些黄牛拦在门外。据报道,新规实施后,大量黄牛票出现退单,直接佐证了强实名的强效力。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记者调查发现,新规之下,不乏一些黄牛更新套路继续作妖。比如,面对严格的实名认证,有黄牛利用技术漏洞绕开审查,直接在票务系统后台上传购票者实名信息;还有黄牛钻“不允许退票”的空子,做起了电子票转赠的买卖;另有所谓内部人士宣称数千元即可带入内场观演。这也说明,打击黄牛很难一步到位,在强实名的基础上,还有必要为票务系统加上“防护盾”。前端“人防”、后端“技防”,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才能让黄牛票彻底失去交易渠道。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大型演唱会票房破260亿,同比增长78.1%,是演出市场中最吸睛的消费品类。从这个角度看,黄牛票肆虐也折射出供需之落差。拿出更多优质产品填补市场空白,不断满足公众精神文化需求,“黄牛”没了市场,也就很难再“牛”。

图源:视觉中国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锂电设备行业 | 点评:上汽集... (来源:先进制造新视角) 1 上汽集团率先在10万级车型上应用半固态电池,性能与成本兼顾:上汽集团宣...
电影《长安的荔枝》票房破2.5... 电影女主角杨幂的“眼技”和哭戏被誉为电影一大亮点,受到好评。近日,导演大鹏在接受采访时谈到让杨幂来扮...
分众传媒拟收购新潮传媒100%... 来源:中访网财观中访网数据  分众传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2027)于2025年7月...
最新或2023(历届)业务员营... 一、营销状况  空调自控产品属于中央空调等行业配套产品,受上游产品消费市场牵制,但需求总量还是比较可...
上海银行监事会通过2024年度... 来源:中访网财观中访网数据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1229)监事会于2025年7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