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苑庆磊
2024年6月,与英国同乡行有限公司签订150万英镑的花椒系列产品采购合作协议;2025年6月,与日本企业签订11吨保鲜花椒供货合同……
这张逐渐拉长的列表,是贵州椒丰众鑫花椒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不断拓展的外贸版图。
2021年11月成立以来,这家安顺市关岭自治县的本土企业,快速抢占了海底捞、老凯俚酸汤鱼等国内连锁餐饮供应链市场,随后“麻”出国门。
7月15日,记者走进椒丰公司生产车间,只见智能化生产线快速运行,经过浸泡清洗、蒸汽杀青、风干包装、产品检验等工序,一筐筐新鲜采摘的优质关岭花椒被封装入袋,制成合格产品后将进行真空冷冻储存。
“这是要销往日本的第一批保鲜椒。”该公司总经理梁韬说,“目前生产已经基本完成,接下来我们将迎来一道‘大考’——送检环节。”产品将被随机抽样邮寄到山东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接受410多项检测。
对于这次“大考”,梁韬并不担心。他的底气来自两个方面:种植和深加工过程中的科学管理和品质把控。
据了解,椒丰公司依托关岭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产业基础,建成5000亩智慧化示范基地,引入土壤墒情监测、智能滴灌、病虫害AI识别等系统,实现精准施肥、节水灌溉,每亩单产大幅度提升,优质果率提高至95%。
同时,该公司还建成一座占地超1.1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配备10万级洁净车间及7条标准化生产线。其中,该公司的花椒精油萃取生产线采用目前先进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能够确保花椒精油的生物活性和品质质量。
通过从源头到终端的品控,椒丰公司的产品做到了“从田间到舌尖的全程可追溯”。这份对品质的极致追求,正是黔货出海的“通行证”。
面对接踵而来的外贸订单,梁韬却有烦心事:“最大的问题是优质花椒货源不足,无法大规模供应,很多订单不敢接。”
椒丰公司产品线多样,除保鲜椒、花椒精油外,还包括干花椒、花椒粉、花椒油、花椒附属休闲食品的生产,每天消耗大量优质花椒。智慧化示范基地生产的花椒自用加出口,已经频频“告急”,不得不向外求购。
然而,外贸出口青睐的是连片种植、品质均衡稳定的货源,如果不同种植区域产品分别送检,会产生大量成本。“目前,市场上同时满足品质和成本这两项要求的货源并不多。”梁韬表示。
为突破这一瓶颈,椒丰公司一方面强化“公司+示范基地+农户”体系,统一提供种苗、农资和技术服务,对签约农户实行“保底价+品质溢价”收购,确保原料符合出口标准。
另一方面,公司还积极筹建西南地区花椒集散中心,以“关岭椒”品牌为核心,整合周边县域资源,形成种植、加工、物流、销售一体化枢纽,推行“统一标准、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出口”的模式,快速扩充产能池。
“出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这条路我们会坚定地走下去,让世界尝到关岭花椒的味道。”梁韬说。
上一篇:“大明市集”人气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