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青山乡党委组织150余名党员干部组建34个党员责任区,将防汛一线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试金石”,构建“党委统筹、支部落实、党员带头”三级防汛体系,广大党员干部在防汛救灾中展现担当作为。
面对汛情,青山乡党委第一时间启动“1+3+N”防汛应急机制,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建立四级网格化责任体系。先后召开3次工作部署会和1次分析研判会,组建16支党员突击队对全乡30处地质灾害点、4个河道险段实施24小时轮班巡守。累计开展拉网式排查68次,完成堤防加固1公里,疏通排涝沟渠6公里。
在防汛救灾过程中,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从深夜巡逻的“守夜人”到转移群众的“摆渡人”,从抢通道路的“攻坚者”到加固堤坝的“实干者”,处处可见党员身影。特别是对孤寡老人等重点人群落实“一对一”结对帮扶,累计转移安置群众371户1665人。设立2个安置点党员专班,配备生活设施,开展医疗巡诊。
为确保防汛工作有序开展,青山乡建立“1+N”物资保障机制,全面清点更新应急物资,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同时组建应急通讯保障小组24小时待命值守,确保汛期通讯畅通。通过层层压实责任,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以实际成效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通祖轩 大通县青山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