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您眨眨眼,认证就通过了。”城西区西关大街街道贾小社区“红色代办员”马和风在黄老爷子家中为其进行老年退休认证。贾小社区属老城区,老龄居民占比高,居住着汉族、回族、藏族、撒拉族等多个民族,各族群众在生活交往中结下了深厚情谊。
“为解决高龄老人政策不熟、行动不便、信息不畅等问题,社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为民服务为抓手,成立‘红色代办员’服务队,打造‘近邻+’党建品牌,用‘即呼即应’的服务质效,积极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用心用情用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贾小社区党委书记王海英介绍说。
社区通过建强组织体系、规范服务流程等措施,整合社区“两委”、在职党员、无职党员、志愿者等多元力量,组建“红色代办员”先锋队伍,建成“全域覆盖、纵横贯通”的“红色代办”服务体系,及时梳理涉及社保、民政、医保、志愿服务5大领域11项“红色代办”事项,由各族群众组成的“红色代办员”先锋队员牵头领办,通过琐碎日常里的互帮互助,让“物理嵌入”的居住环境催生出“化学交融”的民族情谊。
“我们以社区分类建设为重点、以居民自治需求为导向、以多方参与为推手,充分发挥智慧社区平台反馈问题功能作用,随时随地为各族群众提供集养老、托幼、就业、快递为一体的家门口服务。”王海英说,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在“近邻议事厅”内增设“红色代办点”,将“近邻党建联盟”成员单位、党员志愿者、律师等纳入“红色代办员”队伍中,打通服务各族群众“最后一米”,实现服务居民“零距离”。从调解邻里纠纷到上门服务,“红色代办”不仅办好了实事,更在一次次互动中加深了各族群众的理解与信任,在潜移默化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族群众血脉。
同时,社区以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为抓手,激活“社区党组织—楼院(网格)党支部—近邻单位—志愿者”四级网格化管理体系,落实“坐班办理+流动随办”“上门来办+远程协办”居民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发挥网格长、楼栋长“人熟、地熟、事清”优势,推行“居民多途径点单+社区党委分类派单+辖区党组织、在职党员、网格员接单”的红色“三单制”,认真倾听各族群众诉求、吸纳建议、处理问题,在高效服务中增进各民族情感交融,实现社区治理在“点”上响应、“线”上畅通、“面”上联动,同题共答写好为民服务“暖心文章”,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各族群众日常生活。
王海英表示,贾小社区将以丰富拓展“近邻+”党建品牌内涵与外延为目标,持续擦亮“红色代办”品牌,以更精准的服务、更暖心的举措,让各族群众在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中越走越近,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基层治理实践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记者 徐顺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