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李诚
近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要“更加注重特色发展”,这关乎城市发展动能的深刻转变,是推动城市实现内涵式增长的关键路径。
千城一面,终归乏味;独树一帜,方显魅力。北欧名城哥本哈根,依托其滨水特性与设计传统,成功塑造了享誉全球的宜居与可持续形象;日本北九州,从昔日“灰色工业城”蜕变,通过循环经济与环保技术,焕发出绿色发展的新生机。这充分证明,独特的气质与鲜明的标识,正是一座城市恒久生命力的根基所在。
聚焦金城兰州,其特色发展的实践,正深深扎根于黄河之滨的禀赋与丝路重镇的历史积淀。作为西北重镇与“一带一路”关键节点,兰州近年锐意求变。依托重离子加速器等国之重器及丰富科教资源,兰州正推动石化、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与新能源、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深度融合。2023年,兰州新区生产总值增速领跑国家级新区,彰显转型活力。“读者”品牌持续焕新,牛肉面产业标准化、国际化步伐加快,“制造”向“智造”升级稳步推进,“文化+科技”的融合正锻造着兰州独特的新质发展动能,为打造“黄河明珠·创新高地”探索特色发展路径。
放眼陇原,特色发展的生动实践同样遍地开花,呼应着兰州的探索。酒泉正依托富集的风光资源,加速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装备制造基地,擘画壮阔的“陆上三峡”蓝图;敦煌作为举世瞩目的文化圣地,以莫高窟为灵魂,积极推动文化创意、研学旅游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让千年艺术在新时代绽放璀璨光彩;天水则凭借电子制造基础、特色农业优势及深厚的伏羲文化、麦积山石窟等历史遗产,致力于打造区域性综合枢纽与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城市的特色,正是山河赋予的形貌与历史沉淀的魂魄交融,是传统智慧与现代创新的交响,构成了一座城市最鲜明的独特标识。
深耕一方水土,才能培育出不可替代的硕果。兰州正坚定地走内涵式、特色化的发展道路,让黄河水滋养的沃土焕发出澎湃活力。随之而来的,是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黄河水滋养沃土般日益丰沛。一个拒绝“千城一面”、闪耀独特光芒的现代化新兰州,正在母亲河的臂弯中加速崛起。
责任编辑:杨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