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讲:不变的为民情怀
创始人
2025-07-21 21:46:09
0

编者按

岁月奔涌,镌刻不凡。15年来,采风周刊用文字记录了一批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的优秀法院干警。他们用专业与温情诠释着公平正义的深刻内涵,用智慧与担当书写着对法律的忠诚。他们的故事曾感动无数读者,也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生动注脚。

时光流转,初心未改。如今,他们中,有人走上领导岗位,将多年积淀的审判智慧转化为培养队伍的制度创新,为司法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有的收获诸多荣誉与广泛关注,在聚光灯下依然坚守初心,让公平正义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

7月21日起,采风周刊将对其中的一些人物作回访追踪报道,再次将目光投向这些熟悉的身影,聆听他们关于坚守、成长与奉献的新故事。他们的成长故事,是人民法院事业薪火相传的生动写照,是法治进步的缩影,也是时代精神的注脚。让我们从这些老先进的新故事中,感受司法的温度与力量。

刘学讲

“自从我的工作被《人民法院报》报道后,我深感这份荣誉既是肯定,更是鞭策。公众的关注让我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提醒自己,无论岗位变换还是职务升迁,我仍是一个平凡的人,做着平凡的事,要始终怀着满腔热情为百姓服务,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用毕生所学践行司法为民的庄严承诺。”

刘学讲(右二)调解一起邻里纠纷。鲍育凤 摄

2015年至今年,十年光阴流转,从基层人民法庭庭长到安徽省明光市人民法院副院长,刘学讲的岗位在变、职务在变,但那份“为老百姓多做几件实事”的初心始终未变。从青丝到白发,从“人民满意的好法官”成长为“人民满意的优秀领导干部”,这位被群众亲切称为“泥腿子法官”的共产党员,用双脚丈量民情,用真情化解纠纷,在不同的岗位上书写司法为民新篇章。

变的是岗位 不变的是担当

“有位老人晕倒在公园里,她手机里的第一个联系人是你,你能赶紧来吗?”

2022年6月24日下午,正在乡村走访群众的刘学讲突然接到一个求助电话,是信访人刘老太的号码。刘学讲立刻赶了过去。

刘老太在公园锻炼时晕倒在地,周围群众在查刘老太手机时,发现排在第一个的是刘学讲的手机号码,群众将求助电话打给了刘学讲。后经诊断,刘老太脑出血,由于抢救及时,脱离了生命危险。

这位年近八旬的刘老太是一位老信访户。2015年,因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被明光法院判决败诉后,刘老太固执地走上信访之路。2018年,滁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驳回其再审申请,老人仍不罢访。2021年,这个“骨头案”交到刘学讲手中。面对这位耄耋老人的执着,刘学讲没有简单处理。他多次登门拜访,像对待自家老人一样耐心倾听诉求,细心讲解相关法律规定。在了解到老人生活困难后,他主动联系相关部门送去慰问品和救助金。

刘老太出院的次日上午,刘学讲与院长万杰再次来到刘老太家中看望,老人被刘学讲这份坚持和真诚打动。她向这位像亲人般关心自己的法官表示,今后不再信访了。

2015年,刘学讲走上院领导岗位,担任明光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4年后,担任副院长。职务的提升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他主动请缨分管信访工作。面对涉法涉诉“疑难杂症”,刘学讲本着 “尽心、尽力、尽责”的原则,耐心接待每一位来访群众,把群众的难心事、烦心事当成最大的民生事,引导信访人员合法维权,依法保障信访人的合法权益,成为信访群众信得过的干部。

变的是方法 不变的是初心

刘学讲担任明光法院潘村人民法庭庭长期间,探索出“小法庭、大服务”“少讲困难、多想怎么办”的工作方法,深受辖区群众的信任和赞誉。他分管立案庭后,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在立案服务上做“加法”,在群众诉累上做“减法”,推出了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在立案大厅设立标准化导诉台,配备专业导诉员,让群众“进门有人问、办事有人引”;创新推出“便民服务卡”,详细列明诉讼流程、材料清单和咨询电话;建立“老年人诉讼服务专区”,坚持为行动不便的当事人提供上门立案服务。同时要求工作人员用好网上立案平台,让群众实现“指尖立案、云端解纷”。这些举措背后,正是刘学讲“把群众小事当大事”的为民情怀。

2022年的夏天,来自管店镇凤山村大越、凤山两个村民组的村民代表,走进明光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递交起诉状,诉称土地出租后,5年没有收到租金,村民失去经济来源。看着村民心急如焚的样子,刘学讲赶紧安抚众人情绪,耐心询问事情原委。原来,被告乔某长期租赁两村民组土地用于经济林木的种植,由于成长周期缓慢,加上市场销路不好,一直无法变现,导致无力支付农户租金。此案涉及人数众多,若处理不当极易引发群体访事件。刘学讲与万杰先后多次冒着酷暑,前往凤山村勘察现场。经过现场勘察、组织双方调解,村民同意合理让步。乔某积极筹措资金,半个月内付齐41户农户的租金共计60万元,并保证在来年耕作时将村民的土地全部予以返还。

“作为一名称职的法官,要在办案中用心体谅当事人的疾苦,让老百姓感受到公平正义和司法温情。”刘学讲说。

变的是岁月 不变的是信仰

“我始终坚持一条道德底线,那就是不取不义之财,不吃嗟来之食。宁愿一生甘守清贫,也不玷污一个共产党员和人民法官的形象。”十年间,刘学讲鬓角渐白,但那份“甘守清贫、甘于奉献”的坚守愈发坚定。

刘学讲一直坚守在审判一线。回望十年,他所审结的案件未发生因错误裁判而引发信访。在他心中,最高的褒奖仍是群众称他为“泥腿子法官”。

他对淮河两岸的土地爱得深沉。2024年,在刘学讲的积极推动下,明光法院联合环保、水利等部门,在淮河岸边建立起集生态修复、法治宣传、司法保护于一体的“淮河生态司法保护基地”,共建起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联动机制,生态保护从“事后惩治”转向“源头预防”,至今未发生水源污染和环境破坏类案件。

在他的推动下,明光法院创新打造“嘉禾·童心圆”家事少年审判品牌,构建起“预防—审判—帮教”全链条保护体系。

“每个孩子都是未来的希望,我们要像呵护幼苗一样守护他们成长。”在刘学讲的努力下,“嘉禾·童心圆”已成为明光市未成年人保护的亮丽名片。

来源:人民法院报·5版

记者:周瑞平 丨通讯员鲍育凤

责任编辑:陈冰 | 联系电话:(010)67550710|电子邮箱:chenbing@rmfyb.cn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或2023(历届)幼儿教师... 一、个人分析:优势:重视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因材施教,注重做好个案的转化工作,效果明...
大学老师工作计划模板参考 大学... 这学期我还是继续担任0艺术设计装潢班的班主任,通过之前两年的适应和磨合,可以说我作为教师和同学们完全...
最新或2023(历届)新老师工... 上学期,我作为一名新人进入了金海中学任教,从那时候,我就开始相信一句老话:万事开头难。在工作的初期,...
发挥先进典型作用 促进青年社员... (来源:团结报)转自:团结报  □ 魏 贝  先进典型是推进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宝贵财富,凝聚了团结奋...
应对初婚年龄推迟 重构婚育支持... (来源:中国妇女报)转自:中国妇女报  ·阅读提示·  近年来,中国社会的婚育模式正在经历深刻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