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迹新生 看我国轻工业遗产的蜕变之路
创始人
2025-07-21 13:46:51
0

(来源:消费日报网)

转自:消费日报网

       导言:昔日机器轰鸣的厂房、灯火通明的车间,承载着一代人的青春与汗水;如今,斑驳的砖墙与老旧的设备在创意与文旅中重获新生。从景德镇陶溪川变身文创空间,到东湖醋园厂延续百年醋香,中国各地的轻工业遗产正以文化地标的姿态,讲述着从“制造”到“智造”的时代故事。

  数据显示,全国已有超200处工业遗址通过改造实现产值提升,文旅融合、科创孵化等模式为其注入新动能。这场关于“锈带”变“秀带”的实践,不仅留存了历史肌理,更探索出产业转型的中国方案。

  □ 本报综合整理

景德镇老瓷厂爆改“造梦工厂”

图为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

  在江西景德镇,经过精心改造,一座历经岁月洗礼的废弃老瓷厂华丽转身为充满创意与活力的青年造梦厂——陶溪川文创街区。如今,陶溪川已斩获国内外64项荣誉,成为蜚声全球的文化地标。时尚与艺术在此碰撞激荡,中外文化在此交融互鉴,共同书写着这座城市蓬勃向上的发展新篇。

  每逢周末,位于景德镇市珠山区的陶溪川文创街区便会人海如潮、热闹非凡。成百上千的年轻人涌进街区,他们熟练地支起帐篷和桌子,将一件件精心制作的手工艺品整齐地陈列摆放。原本普通的道路瞬间变身为包罗万象、充满奇思妙想的创意集市。

  1平方公里的文创空间在原宇宙瓷厂基础上改扩建,22栋老厂房静静伫立,烟囱、水塔、窑炉随处可见。走进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一幕巨型幻灯照片墙上,数千张黑白照片缓缓闪现,照片中的他们是当年10万名陶工的代表,他们把青春奉献给景德镇,成就了昔日的辉煌。这些年轻朝气的面孔上神采奕奕的表情,让游客的感动与震撼油然而生。

  对于老一辈景德镇人来说,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承载着他们青春的回忆;对于年轻人而言,陶溪川则是充满无限可能的创意天堂。动画设计专业出身的重庆小伙牟维兴,在工作室兼职半年学手艺,如今每周出摊一天,月收入就在9000元左右。“只要作品有特色,根本不愁卖。”

  近10年来,陶溪川的创意集市从每周开集2天增加到3天,从早先的只有55个摊位,铺不满一条街,发展到如今的1200余个摊位。街区新厂西路的两条支路,总长不过几百米,在这里摆过摊的手艺人却有2.86万人,平均年龄仅28岁。青春的活力与艺术的气息在这里交织,让陶溪川成了年轻人追梦的热土。仅2024年一年,陶溪川就接待游客1164万余人次。

广东中山闲置罐头厂蝶变“艺术花园”

图为广东中山闲置罐头厂“艺术花园”。

  近日,在广东省中山市南头镇沿江东路一号,中山罐头艺术花园正式开园。这个留存逾30年的中山市广利罐头厂被爆改为“潮人社区”、文旅地标,迎来新生。

  改革开放初期,这座罐头厂曾是跻身全国500强的食品厂,更是中山人的童年回忆。随着时代发展,这座闲置超20年的废弃厂房,乘借中山“工改”东风,被重新撬动,改造为咖啡厅、餐饮美食汇。

  “已有超30户商家入驻,一进门,你们看见的涂鸦、可乐罐装置,都是我们在原有厂区基础上改造的。我们希望保留旧厂房的‘工业风’,又能迎合年轻人喜欢的潮流设计。”中山罐头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苏伟生指着厂房原仓库说,这里成了文创办公区,卸货区成了酒吧、民宿,包装区成了运动场……

  这座承载时代记忆的罐头厂,已然蝶变为占地66.96亩的大型文旅片区。

  为留住南头记忆,南头镇采取“工改”活化改造方式,在保留、重现历史文化的同时,为老厂房注入新活力。在改造中,当地满足相应的功能性和安全性,与城镇发展接轨,把老厂房建成了占地约4.5万平方米的大型文旅片区,用“新”活力演绎“旧”故事。

  据悉,原中山市广利罐头厂地块作为工业用地,进行“工改”微改造,对原有建筑物不拆不建,仅对外立面进行“穿衣戴帽”式改造,总投资约1.2亿元。

  “近年来,乘着‘百千万工程’和‘工改’的东风,广利罐头厂再次迎来了新生,通过历史文化修复、艺术创意嵌入、产业重塑、商业激活等形式,成功蝶变为集观光旅游、文化创意、网红打卡、民宿集群、饮食娱乐和社区化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文旅新地标,成为中山推动‘工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南头镇党委副书记麦升涛说。

古韵山西的亮丽名片——

东湖醋园的传承与创新

图为东湖醋园。

  在山西省太原市马道坡街26号,有个简约而庄重的处所,给人一种宁静与历史的沉淀感,不时有醇厚的醋香飘来,这就是东湖醋园。它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山西老陈醋文化历史博物馆、独具特色的以“醋”为主题的工业旅游园区。多年来,东湖醋园以其独特魅力,成为城市中的一抹亮色,是古韵山西的一张亮丽名片。

  进入园内,“华夏第一醋”的石碑和古董醋缸映入眼帘,仿佛让人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醋香四溢的年代。东湖醋园内设5个展馆,包含“美和居东湖历史博物馆” “美和居东湖历史展馆”“醋博馆”“醋疗园”“美和居精酿车间”。首先是一间放映室,游客可在此观看视频介绍,对醋文化有个初步了解,随后前往“美和居东湖历史博物馆”“醋疗园”等展馆参观。各展馆通过酿醋器皿展示、农耕器具展示、文献典籍摘记、产品实物陈列等方式,展示了山西老陈醋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越往深处走,醋香越浓,也越能感受到醋园的匠心独具。踏入“美和居精酿车间”,一股老陈醋的香味儿扑面而来,这里保留着三晋大地上珍贵的古法酿造技艺,游客在这里可参观、学习、了解传统古法酿造老陈醋的工艺流程。据介绍,“美和居”老陈醋酿制技艺以“高粱、豌豆、大麦、谷糠、麸皮”5种谷物为原料,通过“蒸、酵、熏、淋、陈”传统酿醋工艺及82道工序,其间还运用了“夏伏晒、冬捞冰”等多种陈酿工艺,最终得以酿造出“绵、酸、香、甜、鲜”特色风味的山西老陈醋。

  为全面展示山西老陈醋传统生产技艺和历史文化内涵,山西老陈醋集团创立了这一工业旅游项目,尤其是每年暑期和节假日,东湖醋园内游人如织。每年接待省内外学生、家长及教师参观学习,特色研学游让学生从课堂学习延伸到生活实践学习,建立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感、归属感及文化自信。多年来,“醋动五谷”“醋与祖国共成长”“探秘山西老陈醋”“魅力东湖妙‘醋’横生”“醋与生活”“醋让生活更美好”“奔跑吧醋园”等多项独具特色的研学活动,颇受青睐。

  几年前,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首批国家非遗薪传奖获得者郭俊陆的带领下成立了创新工作室。工作室秉持“承启传统技艺,实现健康理念”的信念,以发展的眼光、敏锐的洞察力,紧扣技能人才培育主题,突出课题研究和导师带徒,努力打造创新成果展示窗口,成为国家级非遗技艺的传承纽带和技能人才的成长平台。将先进的设计理念与古法酿制的山西老陈醋有机融合,“新”与“旧”碰撞、“古法”与“科技”融合,研发含有老醋成分的系列文创产品、地方特色小食品、节令食品等。

  同时,东湖醋园目前正在打造的醋娃创新工作室,涉及文创产品研发、生活美学、文旅融合等多领域发展,将以“非遗活化+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为核心,通过文化IP赋能、产品创新与生态构建,让千年醋香焕发新生。未来,还将从硬件上进行提档升级,从软件上融入AI智能技术,助力醋园更美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北京500余项特色活动激活“夏... (来源: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本报讯(记者 关一文)暑期来临,北京市以“购在中国”和“京彩四季”为主...
这个人才社区 主体建筑全面完工 高新区人才社区(二期)工程项目主体建筑建设日前全面完工 7月21日,市住房城乡建委传来消息,我市高新...
成都银行2024年度每股派发现... 来源:中访网财观中访网数据  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1838)于2025年7月22日发...
最新或2023(历届)十八届五...  中央宣讲团在我省举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报告会,天水市各级各部门在分会场聆听了报告。  清水县白驼镇...
高校“文化大餐”送进畲乡 (来源:衢州日报)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 (通讯员 郑依霖) 近日,一场以“湖沐同心、艺路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