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环境网)
转自:中国环境网
连日来,安徽省巢湖市持续发布高温黄色、橙色预警,地表水温升高,蓝藻繁殖进入高发期。为守护一湖清水,严防蓝藻积聚影响沿岸环境与群众生活,合肥市巢湖市生态环境分局的工作人员顶烈日、战酷暑,无惧“烤验”,持续奋战在巡查一线,对巢湖沿岸中庙、黄麓、烔炀、卧牛等沿湖镇街关键区域展开全覆盖巡查,全力守护水域生态安全。
汗水浸透的巡查路,织密岸边“防护网”。烈日炙烤下,地面热浪灼人,巡查队员们深入中庙的渔港码头,检查烔炀河口的水流状况,察看黄麓湿地边缘的水质变化,巡视卧牛山街道附近的亲水平台……每一个历史易发点、水流洄湾区、入湖河口,都留下了他们仔细勘察的足迹。
“天眼”助力精准定位,科技赋能高效处置。面对广阔的湖面和复杂的水情,单靠人力巡查难免力有未逮。工作人员充分运用科技手段,为巡查装上“千里眼”。使用无人机按照预设航线,在重点区域上空翱翔,实时捕捉、回传难以徒步抵达区域的湖面影像,同时依托水质自动站、视频监控点位等,一旦发现水面漂浮物聚集或水质异常,迅速锁定位置并精准通知属地镇街协同处置。
守护清水绿岸,回应群众期盼。蓝藻的滋生积聚不仅影响水质,藻体死亡分解后更易产生水华异味,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和湖岸景观,是潜在的环境舆情风险点,合肥市巢湖市生态环境分局强化巡查监测,运用科技手段提升预警和处置能力,有效防控蓝藻积聚发酵,同时积极完善生态环境舆情监测、研判、预警和响应机制,稳妥处置蓝藻网络舆情苗头性、倾向性问题5起,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维护社会稳定。
截至目前,合肥市巢湖市生态环境分局及有关镇街累计出动巡查人员10000余人(次),车辆908车(次),船只589船(次),在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干部职工和各镇街的共同努力下,重点水域蓝藻无聚集,累计打捞藻水222538.9吨,处置藻渣3499吨,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未发生因蓝藻水华引发的供水安全事件和重大负面生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