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冰块四块钱,值吗?
创始人
2025-07-21 10:56:23
0

来源:@消费者报道微博

过去一个月,“热”成为社交平台的高频词。高温之下,冰杯再度成为夏日热门单品。美团闪购数据显示,6月以来,美团闪购食用冰成交额同比去年增长220%,冰杯成交额同比增长210%。

不过,在畅销的同时,冰杯的定价也引发异议,“山姆2公斤冰块卖22.8元”的话题近日登上微博热搜。社交平台上,不少购买了冰杯的消费者表示质疑:“一杯160g的冰杯要三块钱,一瓶550ml的矿泉水不也才一两块钱吗?”

事实上,冰杯背后隐藏着一条长长的价值链。便利店售价4元的冰杯,其成本构成远比"水冻结成冰"要复杂得多。

冰杯与自制冰大不同

冰杯是用一次性带盖密封塑料杯盛装的可实用冰块或冰球。

《消费者报道》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市场上透明食用冰杯终端售价普遍在3元至5元之间。在一家喜士多便利店里,160g的冰杯售价为3.9元;在美团小象超市,一杯160g的农夫山泉冰杯售价3.5元,同规格的小象食用冰杯售价2.5元。如果是形状更加特殊的月球冰(单个圆球形状的冰块),每个售价为6.9元。

(便利店里售卖的冰杯产品   《消费者报道》记者摄)

与传统饮品相比,冰杯的性价比似乎经不起推敲:同等重量的纯净水售价通常在1元左右,相比之下,冰杯的价格几乎是水的5倍。此外,消费者还可以自制冰块,只需将水倒入冰格、放入冰箱冷冻即可,几乎零成本。

不过,自己冻冰块却有时间成本:冻成形起码要三、四个小时,冻结实则需更长时间。

而冰杯却能为消费者带来即时满足。38度的高温天气里,消费者买到的不只是一杯冰块,更是一种立时可得的凉爽体验、DIY创造的乐趣以及社交分享的情绪价值。

在小红书上,“冰杯”的话题已经引发了18.3万次讨论,其中不乏利用冰杯自制饮品的内容。酒、奶制品、茶、咖啡、碳酸饮料、果蔬汁,只要是液态饮品都能与冰杯搭配,再加上奶盖、炼乳、果冻等配料,创造出无限组合。

更重要的是,冰杯里的冰,与自己冻的冰的确有大不同。

家庭自制的冰块总是发白,仔细看内部还有不少气泡,放进饮料里,没多久就化得无影无踪。相比之下,工业制冰的冰块会更加透亮,硬度更高,融化速度也更慢。

(部分有些发白的冰块   图源:图虫创意)

2吨水制成0.8吨冰

制冰的水质和成冰原理,都影响着冰块的质量。

广州冰力达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冰力达”)总经理廖璧林在接受《消费者报道》记者采访时称,“冰箱里水结成冰是从外而内的,因此空气会被‘冻’在冰块里形成气泡。这样制作出来的冰块,分子之间的空隙比较大,像是‘虚胖的胖子’一样,很不耐融。”

这也是未完全冻结的自制冰块中心呈水状的原因。

工业生产的食用冰,制冰的过程就要严谨许多了。

据了解,目前大多数制冰厂采用的都是活水缓冻技术,模拟自然环境中水在流动状态下结成冰的过程,水会被机器喷到结冰板上流动受冻、逐层受冻。“水在流动中缓慢结成冰,冰块里面就不容易形成气泡,分子之间会更加整齐、紧密地排列,因此制造出来的冰外观更加透亮,硬度也比较高,不容易融化。”廖璧林解释。

不仅如此,工业制冰对水的纯度要求极高。江苏冰马仕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司大进(以下简称“冰马仕”)告诉《消费者报道》记者,“我们工厂是将市政用水(也就是自来水)通过二级RO反渗透膜净化,降低水的杂质率,这样冻出来的冰块才不会发白。”

在制冰工厂里,水的消耗量是巨大的。据廖璧林介绍,通常2吨水经过净化处理之后只剩下一半,这一半制成成品冰,还要再打个八折。

(晶莹透亮的冰块  图源:图虫创意)

除了通过净化水质和和特殊的工艺来延缓冰块融化的速度,制冰工厂还会对冰块的造型进行特别处理。

以冰力达为例,由于成品冰块的形状并不是严格的正方形,在冰块制成后还会对其进行去棱处理,形成“似圆非圆、似方非方”的形状。

在廖璧林看来,这样的形状不仅使冰块的外观更具美感,更进一步延长了其融化时间。“冰块的边角位置最容易融化,我们把边角去掉、将冰块变成类圆形,它接触液体的面积就更大,融化的速度就更慢了。”

冰杯的最大成本并不是水

虽然因为对比瓶装水翻倍的售价被调侃出圈,冰杯的主要成本并不是水。 

“单个冰杯来看,水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工厂用电的成本和包装材料的成本才是大头。”廖璧林称,“冰杯用的不是普通的杯子,而是抗冻杯。”

据了解,传统的饮料杯所采用的材料仅适合装常温饮料,在过低的温度下则容易变“脆”开裂。“冰杯需要在零下18度的环境中保存,普通的包装材料达不到这个要求。”廖璧林说。

抗冻杯使用的是食品级的抗冻塑料,长期在较低的温度下也不易开裂。不过,这种材料在国内还没有大规模生产。

“我们只能进口,导致杯子的成本很高。”廖璧林介绍,按照单个冰杯出厂价1元的价格来计算,抗冻杯的成本至少占了一半以上。

而从工厂到终端零售店,运输、储藏和渠道费用同样在叠加、累计。“我们给经销商的批发价在1到1.2元之间。比如出厂价1.2元,经销商拉回去后成本大概增加到1.4元,冷藏存储、配送到终端的过程中还有仓储、人工等成本。因此经销商也没多少利润。”司大进说。

尽管冰杯成本颇高,它仍常陷于性价比的争议。此外,在一些消费者的心理预期里,如同糖被称为“咖啡伴侣”,冰杯也只是饮品的附属品,价格不应与饮料的价格相近或者高于饮料的价格。

(一家便利店将冰杯放在店铺入口的显眼处  《消费者报道》记者摄)

不过,尽管存在争议,冰杯的厂家们并不愁卖。廖璧林告诉记者:“今年从三月份开始,我们(冰力达)就是每天24小时生产没有停过。产能比去年翻倍。”司大进也表示,其所在的南京冰马仕今年的市场表现相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或许,在这个被高温反复"毒打"的夏天,年轻人早已算清了这笔降温账——用4块钱买冰杯,看似奢侈,实则划算。当三小时焦灼的等待被浓缩成即刻到来的清凉,冰杯的价值早已超出了价格本身。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伟大的胜利·铁血丰碑耀江淮㉘|... 转自:扬子晚报在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中,有一件珍贵的革命文物——黄桥战役中黄桥人民支前使用过的烧饼炉...
券商掌舵人升任北京国资委主任,...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前有证券业走出副省长...
一周各地文物动态摘编(7.12... 《国家文物局关于规范国有馆藏一级文物借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发布7月16日,《国家文物局关于规范国有馆藏...
云南铜业:拟作价23.24亿元... 转自:证券时报人民财讯7月21日电,云南铜业(000878)7月21日晚间披露重组预案,公司拟通过发...
*ST苏吴孙公司收解约函 ... 7月21日,*ST苏吴(维权)(600200)发布公告,控股孙公司达透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