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高548班学生刘瑞程的家长肖薇,想看看孩子,顺便去学校食堂用餐。”
“好的,请进。”
7月8日中午,衡铁一中学生家长肖薇,经过门卫的身份核验,顺利来到食堂。
“不用提前预约,核验身份就能进来。”肖薇笑着说,一边熟练地戴上口罩,自来熟地径直去往后厨,查阅购菜清单的价目与菜品,了解备菜上菜情况。
这是衡阳市打造“阳光食堂”,推行校领导、家长“双陪餐”制度下的新常态。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衡阳市教育部门进一步多维度、多形式强化“校园餐”监管。
吃得饱、吃得好,是学生和家长对食堂最基本的诉求。
在衡铁一中,每餐11.5元,每顿饭都能吃到三荤一素,还有免费浓汤喝。
“这样一桶紫菜蛋汤,我们保证至少120个鸡蛋在里面,学生都很喜欢喝。”陪餐校领导、衡铁一中党委书记彭书敏,指着面前的汤桶介绍。
“男生个子大,一份饭够吃吗?”记者好奇问。
“可以续餐,直到吃饱。”彭书敏介绍,把每一分钱都切实用到实处,学生和家长都能感受到,“办好公开透明又让学生和家长满意的‘阳光食堂’,既是民心工程,更是良心工程。”
今年以来,衡阳市教育部门已投入资金950余万元,改造食堂92家。截至目前,全市中小学校学生食堂“三防”设施设备配备率达100%,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达100%,“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97%。
“阳光食堂”的生命力,不仅在于扎实的餐食标准,更在于与学生们的良性互动和对食堂的精细化管理。
“今天的饭菜还喜欢不?”彭书敏端起餐盘坐在学生当中,边用餐边询问。
“喜欢,如果能有玉米汤就更好了。”一个男生笑着回答。
“其实今天本来是打算做玉米排骨汤的,但是上午的玉米到了之后,我们检查发现这批玉米质量不太行,就退掉了,这才换成了冬瓜排骨汤。”彭书敏解释。
也不是所有的请求,都会被“照单全收”。“有时候孩子们会问,为什么不吃鸡腿?这种请求很难实现。”彭书敏解释,学校食堂规定不能用冰冻食材,而市面上大批量订购鸡腿,只能是冰冻的,不符合要求,“衡阳市所有学生食堂全面落实进货查验制度,全面禁用深加工食品。”
据悉,衡阳市教育部门通过出台《衡阳市中小学校食堂管理实施细则》《衡阳市中小学校膳食经费管理办法》等文件,建立健全校园食品安全监管、膳食经费管理、食材采购招标、校外供餐管理等“补丁”机制70余项,持续完善“阳光食堂”管理,着力打造学生和家长满意的放心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