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活化焕新颜 融合聚力促富民
创始人
2025-07-21 08:26:38
0

  羊城晚报讯 记者赵映光、通讯员濠江宣报道:“几年前,这1.3公里全是臭水沟,根本不敢靠近。现在水清了,景美了,成了全村的会客厅……”夏日傍晚,汕头濠江区广澳街道东湖社区居民便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沿着东湖大坑散步纳凉,他们对社区近年来的变化连连称赞。

  近年来,东湖社区在党建引领下,以“环境筑基、侨韵铸魂、融合聚力”,奏响乡村振兴的潮风侨韵,让这个拥有800余年历史却曾默默无闻的滨海侨乡,成为了全省“百千万工程”的示范标杆。

  环境筑基:臭水沟变身景观长廊

  走进东湖社区,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条贯穿社区、蜿蜒流淌的景观水廊。清澈的水面倒映着邹鲁桥与小舟亭的倩影,与周边潮汕风格的建筑相得益彰。但谁能想到,这里曾是让村民避之不及的排洪沟,是当地人居环境整治中难啃的硬骨头。

  为彻底改变这一问题,在“百千万工程”推动下,社区党委打出一套组合拳:党员干部带领居民,拆除了约4000平方米违建,引入在外乡亲的大手笔捐资,对东湖大坑实施生态修复,以点带面全力全速打造“最美侨村”。

  侨韵铸魂:老侨房转型华侨驿站

  沿着东湖大坑漫步,不久便来到卓厝巷。卓厝巷是东湖社区一条以本地望族卓氏命名的古巷道,至今仍保留多座完整“四点金”潮式建筑和家塾祠堂的特色民居角落。记者看到,旧貌换新颜的卓厝巷,两边大红灯笼高挂,白墙上画满现代彩绘,构成了古村的独有之美。

  “东湖社区是知名侨乡,早期‘过番’的华侨,在这里留下了一幢幢侨房。”东湖社区党委委员林钊告诉记者,近年来社区通过“侨房管家”管理模式,按照“看护型”“管养型”“公益型”“运营型”分类保育活化和运营管理,累计盘活闲置侨房30余处。其中,香港东湖同乡会出资修缮的卓厝巷17号,从危房转型为华侨驿站、侨胞之家,成为侨胞侨眷联系交流站点。

  为充分发挥侨村优势,东湖社区还出台了关于侨胞购买集体房产的优待措施,做好侨胞返乡定居服务,并专门设立社区侨务办公室,设置侨务服务窗口,建立完善上门代理、代办服务制度,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凝侨心、聚侨力,赢得广大侨胞乡亲的赞许和支持。

  融合聚力:党建引领绽放共富花

  此前,汕职院门口摊贩云集,引发卫生、交通、环境等多重治理顽疾。为破解这一难题,东湖社区在党建引领下,紧抓“百千万工程”建设契机,积极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创新打造了“校地搭台、商户参与、群众受益”的东湖夜市。通过统一招商、集中管理、完善配套,既便利师生,有效治理占道经营,又实现了环境提升、文化增值、集体增收、民生提质的多赢。

  菊花是东湖社区的特色产业名片之一。近年来,该社区立足东湖菊花原生态、高品质、高价值特点,以“农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做大做强“一村一品”菊花产业。同时,着力延伸产业链条,研制出菊花养生茶包、菊花酒和菊花菜等高附加值产品,并大力发展“菊花+旅游”“菊花+产业”,推动文旅和产业深度融合,拓展乡愁内涵,带动农户增收集体致富。

  东湖社区党委书记林荣任表示,社区将以获省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作“优秀集体”称号为新起点,创新思路、精心谋划,结合片区高校资源、侨乡优势、特色产业,积极探索“侨、农、文、旅”融合新路径,让“百千万工程”真正释放振兴动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独家:某运营商一省公司被指虚假... 运营商财经网 吴碧慧/文根据某运营商集团内部信息,一省公司在集团巡查中发现存在不少虚假低质用户,...
炒勺起落间的匠心坚守——记全国... 转自:中国质量报炒勺起落间的匠心坚守—— 记全国劳动模范、福苑饭庄行政总厨虎博□ 本报记者 贾润梅炒...
多项数据创新高成效显著 国新办... 转自:中国质量报多项数据创新高成效显著国新办发布会聚焦“十四五”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本报讯 (记者徐建华...
充电要再交停车费业主想出省钱大... (来源:北京时间)转自:北京时间 【#充电要再交停车费业...
山东黄河河务局启动洪水防御IV... 转自:财联社【山东黄河河务局启动洪水防御IV级应急响应】财联社7月21日电,据山东黄河河务局消息,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