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时报)
炎炎夏日,热浪滚滚,心烦气躁……空调房里待久了不舒服,吃个冰棍又怕伤脾胃,晚上还睡不好?别担心,养生这事儿,听专家的准没错!
健康时报贴心整理了8位顶尖国医大师的独家“夏季养生法”,全是简单易行、效果显著的“经验结晶”。赶紧收藏转发,和全家人一起健康度夏吧!
健康时报资料图国医大师张伯礼:
一碗汤,祛湿又解暑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曾在医生开讲栏目中介绍,可以在饭菜里加点药食同源的好东西。比如,绿豆汤本身可以清淡去火泻热,再加点薏仁米,便有清暑利湿健脾的功效。
薏仁米有两种,生的和炒过的,年轻人、身体比较壮的人可以用生的;中老年人、身体比较虚弱的人,可以用炒的。
此外,在烹饪蔬菜时加一点薄荷,芳香开胃;也可以加点紫苏,不但能够健胃,还能预防一些微生物的侵害。①
健康时报资料图国医大师周岱翰:
一杯茶,缓解胃不适
国医大师周岱翰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夏天天热,很多人贪凉会选择吃一些生冷的食物来解暑,可能会引起胃部不适。
这时候可以考虑来一杯生姜乌龙茶。生姜乌龙茶适用于夏季过食生冷,胃脘不适,舌苔厚腻者,或者是外感初起时用。
生姜2到3片,乌龙茶叶适量,加适量的水,或冲或煎,可以根据口味情况,酌情加少许盐或红糖。②
国医大师王庆国:
一碗粥,预防空调病
正值盛夏,有些人总觉得空调不够凉;有些人一会嫌屋里热,一会嫌屋里冷;还有些人既怕热也怕冷,总是找不到舒适的温度。
国医大师王庆国介绍,在三伏天里他的门诊中,有一类患者会猛增,这类患者有个特点,普遍都爱和空调较劲。
王庆国自己虽然夏天也用空调,但使用时很节制,一般只有外面气温超过40℃的时候才开空调。他之所以在夏季没有特别明显的燥热感觉,和解暑粥有关。
推荐一款益气养阴解暑粥,粳米150克,西瓜皮250克,冰糖适量。适合夏天贪凉脾胃不好的人群,能益气解暑、清热利尿。③
国医大师林毅:
一点苦,祛体内湿热
中医认为,春夏季节是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人们应该顺应这一自然规律来培养和增强体内的阳气。
国医大师林毅表示,在这样一个气温比体温还高的日子里,稍有不慎便可能中暑。因此,在保护人体阳气之余,还可以适量吃苦。
中医认为,苦味食物能清热燥湿,如苦瓜、苦菊、苦丁茶等,适量食用有助于去除体内湿热。④
健康时报资料图国医大师夏桂成:
一好觉,胜过吃补药
夏季昼长夜短,有些人常常参加夜生活,导致入睡时间推迟,睡眠时间减少。
国医大师夏桂成提倡“阴阳平泌,精神乃治”,非常反对不规律的作息时间,尤其是一些人黑白颠倒、生活无序的情况。他常说:阴阳皆反,岂能不加速衰老,诸病不久将至!
夏桂成不主张多吃补品,他认为充足的睡眠赛过吃补药。好的睡眠是精神充沛的基本保证,过迟的睡眠会导致体质下降,百病丛生,这是他的养生信条之一。⑤
国医大师雷忠义:
一午睡,护阳又养心
午时指11-13点之间的时段,是养生的重要时刻。午时在一天中阳气最盛,中医称为“合阳”,对人体来说,此时应“少息所以养阳”。少息包括站立、静坐或者午睡片刻,其中最推荐静坐与午睡。⑥
国医大师雷忠义表示,夏至养生应以养心为主,建议养成午睡习惯,通过午睡保护人体阳气,宁养心神。不要熬夜,以免加重心火。⑦
国医大师薛伯寿:
一晒背,驱寒助阳气
国医大师薛伯寿表示,夏季不要过度防晒,也可在适当时间晒晒后背,这样可以鼓舞和振奋人体内的阳气。同时夏天要适当在阳光下运动,出一出汗,不能总在空调环境中,尤其下肢发凉、体质寒湿的人。
虽然晒太阳有益于健康,但不可过量,慢慢适应为宜,以9-11点和15-17点这两个时间段较为柔和的阳光为佳。
晒太阳的时间及频率当以个人体质为宜,以身体舒适为度。此外,要注意补充水分。⑧
健康时报资料图国医大师刘敏如:
一心情,平和且稳定
夏季容易出现不良情绪,主要是因为高温、高湿度和强光照等气候因素让人感到烦躁、焦虑,同时睡眠不足、生物钟紊乱、饮食不当、心理压力等问题也会影响情绪。
国医大师刘敏如表示,夏季重在养心,情志方面要尽可能保持情绪稳定,不发怒,不过喜,对外界事物保有兴趣,不能因为炎热而过于懈怠。⑨
最后,赶紧把这些“国宝级”的养生妙招用起来,轻松应对高温湿热,享受一个健康又清凉的夏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