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湖晚报)
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孔嘉敏 通讯员 刘丽佳 刘 扬
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重构产业格局的今天,嘉兴作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城市,正以“算力+场景”双轮驱动,奋力打造长三角人工智能应用高地。
7月18日下午,“AI共生·智创未来”嘉兴市软件行业协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嘉兴市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论坛顺利召开,活动不仅汇聚了软件行业精英,更吸引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众多制造业领域企业的积极参与,共绘AI赋能产业新图景。
把握时代机遇 抢占AI发展制高点
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头雁”,人工智能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决胜未来的关键引擎。我国国家层面高度重视,2024年,“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亦明确部署“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
嘉兴敏锐把握时代机遇,去年10月在全省率先出台《嘉兴市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今年5月又出台《嘉兴市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5-2027年)》,近期市政府还将召开“人工智能+”现场推进会,全面发力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和产业发展。
算力,可以说是嘉兴手中的“硬核王牌”。当前,全市已建成“乌镇之光”、平湖润泽(一期)2个算力中心,目前,投运算力65000PFlops,约占全省算力规模的60%,其中“乌镇之光”是浙江唯一、全国第14个国家超算中心,平湖润泽智算中心是长三角区域已建单体规模最大的高性能智算中心。更有5个在建项目蓄势待发,储备算力规模高达350000PFlops。待其全面建成,嘉兴智算能力将跃居全国前列。2024年,嘉兴更跻身全省首个万卡算力集群,奠定了坚实的算力基石。
活动中,嘉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四级调研员沈林中向众人展现了一张清晰的蓝图:到2027年,嘉兴将引育3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行业垂直模型,实施150个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人工智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培育人工智能应用标杆企业100家、应用场景100个、“数智优品”100个、高质量数据集100个,高性能算力规模突破100EFlops,人工智能产业营收突破1000亿元……
政策精准落子 激活“人工智能+”澎湃动能
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嘉兴市如何通过政策创新引领产业升级?会上,嘉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数字经济处处长沈元杰为大家带来了《嘉兴市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和《嘉兴市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的深入解读。
《实施方案》聚焦五大行动、15项具体任务,在鼓励投资、创新、支持算力应用、鼓励人工智能模型开发和推广应用、标杆创建、试点示范等10个方面给予政策支持……《行动计划》则精准锚定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医疗健康、城市治理等十大重点领域,铺就“人工智能+”的落地路线图。
“从‘一中心两地’的战略定位,到算力补贴、模型备案奖励等真金白银的支持举措,嘉兴正以系统化政策推动AI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沈元杰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会上还有三个重要环节:“嘉兴市软件行业协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揭牌,“嘉兴市人工智能训练师职业技能竞赛”启动,为“2024年度嘉兴市软件行业先进单位”和“2024年嘉兴市首版次软件产品”获奖单位颁奖。
本次活动中,还有多位行业“大咖”用前沿洞察点亮未来方向,其中,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张海滨带来了《多模态大模型与工业智能体:数据层、模型层、应用层》,中科曙光乌镇中心经理周捍珑先生则与大家分享了《超智融合算力中心赋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
“协会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更广阔的交流合作平台,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为嘉兴人工智能产业腾飞与新质生产力勃发注入更强动力!”嘉兴市软件行业协会会长王会成表示。
下一篇:辱骂球员,行拘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