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进展、新成效。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马德里国际商标、海牙体系外观设计申请量均跃居世界前列,在人工智能、信息通信、新能源汽车、量子技术、生物医药、光伏等领域掌握了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专利,有力支撑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是衡量国家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的目标;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47.2万件,是“十三五”末的2.2倍,占高价值发明专利总量的七成左右。近四成高价值发明专利维持年限超10年,总计约79.3万件,是“十三五”末的3.1倍。高价值发明专利的创新和运用主体绝大多数是企业,目前,我国26.5万家企业共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165.1万件。
目前,270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完成全部存量专利的盘点和价值分析,筛选出68万件发明专利纳入可转化专利资源库,与45万家企业开展精准对接。申长雨表示,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和专利转化尽职免责改革,支持地方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安心屋”等试点,积极推广“先使用后付费”“开放许可”等转化模式,助力更多中小企业高效、低成本使用专利技术。 (国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