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在职教师学历 筑牢教育强国根基
创始人
2025-07-21 07:32:18
0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中心小学语文教师 祝响响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在教育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下,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核心。当前,提升教师队伍学历层次,特别是增加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比例,已成为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

  202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为幼儿园、小学重点培养本科及以上层次教师,中学教师培养逐步实现以研究生层次为主。

  据统计,截至2023年,全国小学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为78%,初中、高中专任教师研究生学历比例分别为5.7%、14%。教师队伍整体面貌发生了格局性变化,但与教育强国建设的要求及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在职教师高学历比例仍然偏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教育强国的战略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通过自然更替,提升教师队伍学历层次需要漫长的过程。畅通在职教师学历提升通道,既可以系统性提升队伍素质,也可以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的教学能力和教研成果充分展现。

  调研中,我发现在职教师提升学历层次主要面临三重障碍:一是入学路径狭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对承担繁重教学任务的在职教师而言门槛过高,而适合成人灵活学习的、类似过去自考或函授本科的研究生层次学历提升渠道严重缺失。二是工学矛盾突出。现有研究生课程安排多与教师工作时间冲突,在职教师难以脱产学习。即便部分高校尝试送教下县,其覆盖面和持续性也有限。三是外在激励不足。现有职称评定、薪酬待遇等政策与学历的关联度不高,在职教师投入许多时间、精力、学费取得高层次文凭后,获得的回报有限。部分地区虽有学历与职称挂钩的政策,但激励作用有限且缺乏系统性的保障机制。

  教育是国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唯有通过政策创新破解“入学难”“工学难”“激励弱”瓶颈,才能激发在职教师提升学历的动力,为教育强国建设锻造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为此,我建议:

  第一,改革研究生招生模式,破解入学难问题。积极鼓励师范院校、综合大学等教育机构改革现有的研究生招生模式。如参考成人高等教育模式,采取单独招生、单独划线、单独录取的招录办法;参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模式,采取资格审核、注册入学、单独考试方式,增加省考和实践考核比例;增加师范院校教育类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同时,定期对参与学历提升的教师进行跟踪调查,及时反馈并调整优化相关政策。

  第二,创新高学历教师培养模式,缓解工学矛盾。提供优质、灵活、便利的学习渠道,可以采用线上+线下、送教下校、工学交替的教学方式,在职教师灵活学习课程。将学历提升与现有的教师培训体系相结合,比如教师参加学历提升教育取得学历文凭后,可计入一定的培训学分,一体化推进教师高素质专业化发展。

  第三,健全学历提升激励机制,营造良好氛围。建议国家层面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教师学历提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全方位提升在职教师对学历提升的认知度与积极性。同时,完善学历提升正向激励机制,加强经费保障支撑,通过典型示范、经验分享等方式,激发教师学历提升的内在动力,形成鼓励教师持续学习和成长的良好氛围。

  (整理:本报记者史隽 通讯员章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广西打造“活力夜广西”文旅消费... 中新网北海7月21日电 (张广权)为全面激活广西夜间消费潜力,打造“活力夜广西”文旅消费品牌,7月1...
道通科技实控人提议2025年度... 7月20日道通科技(688208)发布2025年中期分红提议公告,作为科创板首家公告中期分红提议的公...
厦工股份2025年7月21日涨... 2025年7月21日,厦工股份(sh600815)触及涨停,涨停价3.04元,涨幅10.14%,总市...
常青股份涨2.05%,成交额3... 7月21日,常青股份盘中上涨2.05%,截至14:22,报12.93元/股,成交3870.84万元,...
中国镇当时丨中国镇域经济新格局... 中新网7月21日电(记者 石睿)数量超过2万个,建制镇遍布于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如同各具特色...